惊蛰是什么意思?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一唐.韦应物【观田家】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这时天气转暖,渐有雷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为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零度以上,到处一派融融春意。
雷击木有什么作用?
雷击木就是正常生长的树木在雷雨天气被雷电击中,于是会导致树木被雷电击伤甚至会把树木击死,这种被雷电击中的树木被称之为雷击木。雷击木在林区会经常遇到,特别是一些特别高大的树木会吸引雷电。树木被雷电击中后,会把树冠或者树枝击落。在我们农村,经常会有老人说雷击中树木,是因为这棵树上藏有鬼怪或者一些有了灵性的动物,所以雷电会在这些树木上寻找鬼怪或那些要成精了的动物,然后用雷劈死它们,于是这棵树木就被雷劈了。
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也是人们对雷电击中树木的现象无法解释而形成的一种说法。至于说树木被雷击后形成的雷击木,很多人认为这种木头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有的人会把雷击木带在身上,也有人把雷击木挂在门口等处,目的就是为了趋吉避凶,保佑万事顺利。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雷电的敬畏。其实,雷击木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属于很正常的一种自然现象,有些地方会因为雷电产生火灾,或者其它灾害,说明雷电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雷雨天气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农村俗语:冷惊蜇,暖春分,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啥意思呢?
二十四节气第三个节气:惊蛰,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在这月的农历十二,就是惊蛰,惊蛰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天气到了回暖的季节,俗语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各地的春耕也会随着惊蛰的到来,农田里面也会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惊蛰也是春雷乍响、百虫复苏的季节,哪些蛰伏在土壤、地洞里面的昆虫和一些冬眠的动物,在惊蛰之后伴随着春雷的响起,也都纷纷会的爬出地面,大地也会出现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在农村的俗语之中,对于惊蛰当天的天气变化,对于以后天气的走向,也有一定的说法,其中就有一句农谚叫做:冷惊蛰,暖春分。这句农谚的意思指的是在惊蛰的当天,如果天气比较的寒冷,并没有出现暖洋洋的天气,是一个很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状况,对于之后的节气春分,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在春分节气到来之际,会出现一个比较暖和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也是大家所喜爱和正常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