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如何成为天才,这些测试会让孩子领先一步”、“孩子的天赋在哪里。你和你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天赋,因为你根本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天赋,真正的天赋是像弗朗西斯·高尔顿那样,搜索一下“孩子天赋潜能”,会有1亿多相关内容,钢琴大师郎朗的天赋是弹钢琴,滑雪冠军谷爱凌的天赋是滑雪,但巧合的是,他们父母就是干这个职业的。
1、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天赋,并发展他的天赋?
我想说点难听的,玻璃心请划走。你和你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天赋,因为你根本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天赋,真正的天赋是像弗朗西斯·高尔顿那样:他12个月大的时候学会了大写字母,6个月后学会了整张字母表;2岁半就能读一本名叫《捉苍蝇的蜘蛛网》的童书;3岁前就会签自己的名字。01《牛津通识课·天才都是疯子吗?》有句话:天才的头脑无法遗传,才华却常常可以,
天才的头脑指超高智商,智商高是通用被动技能,无论学什么都快,练习跑步都比别人进步快。但从统计角度上来看,超高智商大概率不会遗传,比如,世界上顶级的数学家(数学是最依赖智商的学科),上下几代都没有人搞数学的,比如牛顿上下几代没人搞数学,拉马努金父亲是小店员(无后代)。就算爸爸智商140,儿子大概率还是个普通人,他没有什么天赋,
才华是指特别擅长某一个领域,比如,弹琴,画画。从统计角度来看,这个常常可以遗传,钢琴大师郎朗的天赋是弹钢琴,滑雪冠军谷爱凌的天赋是滑雪,但巧合的是,他们父母就是干这个职业的。他们2、3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这两项活动,然后开始训练,如果郎朗的父亲是英语老师,谷爱凌的妈妈是拳击教练,那么他们两人的命运很可能就得改写了。
02我们普通人日常能见到的大概率不是天赋,而是一点点才华,A水彩画得不错,B篮球打得不错,C英语说得很好,大概率就是从他的生活环境中“遗传”到的才华。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在接触某项活动的时间特别早,他们对这项活动更加青睐,花了普通人多一些的时间练习,他们更加擅长一点点,人类婴儿的早期教育是一种追随的教育。
犹太生物学家洛伦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鸭子与它们的母亲分离开,而是让这些小鸭子在他身边走来走去,后来发现,这些小鸭子把他当成了“妈妈”,什么时候都愿意跟随着他,此时,再把母鸭子放出来,尽管母鸭子对小鸭子百般的爱护,但小鸭子毫不理睬它们真正的妈妈。小鸭子存在一个认亲关键期,凡在小鸭子出生后的十几个小时之内,在它面前移动的物体,就会被它认作“妈妈”,
人类婴儿也有类似的机制。比如网上有一个问题:孩子十个月大,只要保姆不要妈妈,请问怎么办?动物都有一个认亲关键,这个阶段,谁跟TA近,TA就跟谁亲,同理,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看看爸爸弹琴,他就喜欢也去捣鼓几下;经常看见妈妈练习滑雪,她也喜欢去捣鼓几下;经常看见爸爸读书,他们对书也有好印象。一点点好印象,再加上捣鼓几下,然后大人说“(⊙o⊙)哇,你有这方面的天赋”,接着孩子也觉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最后,他坚持练习,
长期的练习让好印象变成了才华。03我们大概率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有特别的天赋,但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有才华,因为才华不是母胎带来的,它是被种下的,今天的才华都是因为十年前种下的“好印象”。想让孩子有某方面的才华,就得在他小时候,让他沉浸在这方面的活动力里,如果你想让他有编程的才华,最好你自己会编程,天天给他展示你编程的乐趣,让他觉得编程很好玩。
2、如何观察发现七八岁孩子的天赋禀性?
天才1:如果你看过2016年俄罗斯的真人秀,一定会对这个4岁小女孩印象深刻,4岁的小贝拉是个语言天才,在节目中,她现场与7个国家的留学生自由对话,7国语言随意切换,全程无尿点!不知道电视机前多少父母看得牙根痒痒,恨不得自己也能生出一个这样的天才,小贝拉因此登上了国际新闻的头条,因为语言天赋远近闻名。一年后,作为最小入选者,小贝拉成功当选2017年度百大杰出女性,成为“识字率”最高的天才,而这一年,小贝拉并没有放慢自己学习的脚步,又掌握了第8种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