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卦的卦象,首先看,是一个大艮。《易经》中的象又分为卦象与爻象,)从卦象看,为什么上巽下坤,就是观呢,由上,我们是不是顺带也把“如何读懂”易经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结,引申理解,君子也要下观、上观,或者内观和外观,作为自己对世情的必要了解和把握。
1、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易经》中的象,是《易经》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系辞〉有:“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经》中的象又分为卦象与爻象。卦有卦象,爻有爻象,设卦是先有爻象,然后才有卦象。〈系辞〉中有“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故爻象即阴阳,爻象只有两种,也就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即(——)阴爻与(一)阳爻。
阳爻象阳,象天、象父、象君子阴爻象阴,象地、象母、象臣民根据〈说卦〉中归纳八卦之象为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又如乾卦中:天时为天,冰、雹,地理为西北方、京都、大郡。人物为君、父、大人总之,八卦中的象,代表的物象非常之多,天地之间万物无所不包含其中,
2、如何理解《易经》中的同人卦?
同人卦是六十四卦中第十三卦,卦形上为乾,是天,下为离,是火,火向上,与天相应,是为同人。从爻相看,五阳会一阴,六二爻与九五爻阴阳相呼应,亦为同人,彖曰:“同人,柔得位中正,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卦,卦中唯一阴爻得下卦中位,并且与上卦乾卦的五君爻相应,因此而称为同人,
3、如何读懂《易经》?
谢邀应答!《易经》不是“被有些人认为”的事儿,它根本就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一本书!何以为证?我们说,《易经》所言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中”,其实就是近现代科学所言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源点、0点、中点,是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当然也就成了西方所谓“十字架”的始点(出发点、起点)与终点(落脚点、归宿)!如果我们今天站在社会科学的角度,所谓“十字架”(十字空间坐标)的东西横轴(物质水平轴)和南北纵轴(精神垂直轴),则分别具有古人所言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和“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根本属性,这也正是《易经》不厌其烦、深刻探究和细致入微、精辟阐释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用明人张邦奇(1484—1544)的话说,那就是:“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详见《明儒学案》第1225页,)至于“中”还是什么?那我就要说了,“中”还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以贯之数千年的“允执厥中”,是我们一个中国的“中”(古《精蕴》:“一中为忠,二中为患”),是四面八方、东西南北中的“中”,而其汉字结构是:“丨左为阳,丨右为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阴阳整体思维观的思想核心!由上,我们是不是顺带也把“如何读懂”易经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结?愿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深入探讨!。
4、怎么理解《易经·观卦》?
《周易》中的《观》卦,在通行本《周易》中,是第二十卦,上卦为巽,下卦为坤,观卦的卦意,是观,这个观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向外观他人、内观自己,上观风尚、下观民风;另一方面是示现自己的形象和设立的典仪,让人观瞻,观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开阔视野,看自己与人交往的实际效果,下观是看自己的政绩、民风和自己的影响力;展示形象和典仪的目的是影响他人,化人之心,吸引注意,引人敬重,凝聚友朋或者下级。
从卦具有多义性的观点来看,观的关系,既可以是民众和君主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也可以指普通人之间、主客之间,从卦名观的字意看。观,即观察、观看;另一意,观,就是显示、展示、表现,(参见《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注:“观,示也,”《汉书-严安传》“以观欲天下”,颜师古注:“孟康曰:“观犹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