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桑寄生的来源就是,寄生于桑树上的意思,它需要寄生在其它植物身上生长,不单只是桑树而已。很多人以为这种植物是桑科植物,其实不是,它是桑寄生科的植物,科属名和植物名一样,比较特殊,它在我们广西分布居多,在河南,陕西等地区同样有分布,其带叶子的茎经过晒干后,就成了药用价值高的中药材,看看你认不认识它。
桑寄生要找起来有点难度,它没有固定的寄生树体,需要慢慢鉴别才好找。它枝条有个特点,老枝条很光滑,而嫩枝上有点灰色的短毛,是一种小灌木,叶子一般是卵圆形,有的偏长一些,长度大概四厘米左右,宽二厘米左右,边缘光滑无锯齿,夏末初秋为花期,秋季中下旬便结果了。那么,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在中药学里,它属于滋补类,有补肝肾和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桑寄生可用于肝肾不足的毛病,筋骨无力和腰膝酸软常用到它,同样可以在风湿痹痛这一块发挥重要作用,在我们单位,它也是常用药,甚至还有安胎的作用,价值很高,您如果有需要,不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上就是老邪的分享了,希望能让您认识桑寄生,欢迎关注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别忘了点赞,收藏或分享,感谢支持!(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桃饱,李伤人,杏子树下埋死人”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这位网友您好!这句俗语确实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时刻提醒着我们,应季水果虽好,但也要适量食用,万不可贪多~~但依据是什么?还是让我们先看看百度百科里的解释:说“桃养人”,并将其唤作“寿桃”,是因为桃的益处众人皆知: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为何说"杏伤人"?《食经》说:"味酸,大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日华子本草》说:"热,有毒"。《本草衍义》说:"小儿尤不可食,多食致疮痈及上膈热"。生活中的实践证明,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对小儿骨骼发育有可能造成影响。一次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
李子危害人体也确有其事,孙思邈说: "不可多食,令人虚"。《滇南本草》载:"不可多食,损伤脾胃"。《随息居饮食谱》也有"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疾,脾虚者尤忌之"的话。生活中证实,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现出虚热、脑胀等不适之感。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宜少食。但是呢,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还是要辩证地对待这三种水果:桃子也不是什么人都养,禁忌人群主要有: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婴儿、糖尿病患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