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由卦理入手,避免一开始就直接去学六爻、梅花等占卜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卦理就是基础,没有基础,占卜也只会沦为江湖术士的水平;务必将卦辞、爻辞每一句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此卦由何卦变来,从几爻卦变而成,如何是错、综、复、杂,爻与爻上下如何呼应,要做到有“数”;务必掌握好序卦传,不重视序卦传,很多卦理是学不通的;掌握五行、干支的知识,有条件学一些古代天文学知识,将五行、干支和周易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些卦辞、爻辞;学周易是,忌讳。
1、小白如何系统的学习易学?
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一样,你得入那个门,才能登堂入室。那么你就得有块叩头砖,易学的叩头砖是什么?就是天干,地支,八卦,无它。好比一个二三岁的孩子,数的概念都没有,你拿一本《微机分》给他看,他能会才怪,学易,皓首难成。易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五行八卦,阴阳风水,奇门遁甲等等,要做专家,别涉猎太多,人生有限,精力有限。
学的太杂,结果你样样逼,又样样松,到后来就会一事无成,易理易,研究它的大儒多了去了,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对易学感兴趣的话,象数易到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领域,涉猎的人少,最易出成绩,现在是出现了断层,学六爻,风水的年轻人凤毛鳞角。所谓的假大师,将这潭水搅得混浊不堪,更不易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大道易简,简单是易的本质。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书看多了,简单的东西就被弄得复杂了。到后来,你不得其门而入,自己就放弃了,天干,地支加八卦,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十天干就十个字,强记即可,十二地支,当做十二属相理解好了。若你属马,地支就是午,属猪,地支就是亥,以此类推。八卦就是也不难,你记天为乾,地为坤,天上打雷,这个雷就是震,闪电为离,风起时,这个风就是巽,山为艮,兑为沼泽,水为坎,
2、“易学”到底学的是什么?
“易学”被认为是“学说”和“学科”,最早大概是在盛唐时期,之后在明清时期及民国以后有了定型。今天所说的“易学”,有学问、学术、学说、学科综合之意,易学的核心是易经,易经的核心是“周易”。周易、易经、易学,准确的来讲,三者的概念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祖国的“易学”内容博大精深,纷繁复杂,其中的“易经”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
广义的来讲,易学分为五术:仙、医、命、卜、相,是中国玄学和道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如其中的“道医”和“堪舆学”等,是我国老百姓几千年实践智慧的集大成体现,有无尽的开发价值,更主要的,“易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鼻祖,是中华民族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源头活水,是我们的瑰丽之宝,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3、怎样学《易经》?
当代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就据此而死咬住说易经是封建迷信之书,一把掌打入十八层地狱了。其二,翼传讲易经的核心,是四个字,即把元亨利贞等同于仁义礼智,实际上,从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中,可以清楚地断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就是《周易》古经(易经)与老子《道德经》,可惜的是两三千以來,入其门者少,得其道者更少了。朱熹言之,从孔子以后,几无懂易经之人了!根本原因,就只在于象法失传,读易者,解易者,讲易用易者,历代如蜂涌,却不着边际啊!翼传讲易有二,算是大权威了,可也讲偏了,其一,认为易经就是卦书,这就把群经之首的易经,贬低而混同于占卜之众多方术杂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