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父母在农村,从城市里回家过团圆年的新一代城里人,可能在家过完初一初二,在正月初三的时候也就打道回城了,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们,也是抓紧在家里访亲拜友,初一不带着媳妇领着孩子去老丈人家拜年,初二也早早的去老丈人家了,怎么在老丈人家也得住个三天两天的吧。
1、在你的家乡,正月初三都有什么风俗?
“打一千,骂一万,正月初三吃顿面”。谢邀!我们家乡,正月初三除了走亲戚给老泰山拜年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给挨打受骂,辛苦一年的老牛吃一顿面,相传这是给牛过生日,我们豫陕界的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山地,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靠牛拉犁曵耙,拉碾曳磨,拉水曳碌碡杠场碾麦子等,牛出的是重力苦力,吃的是野草树叶,只有等到正月初三才能像人一样吃一顿热面。
传说牛是人托生的,它上一辈子为人时,由于种种原因欠别人的人情和钱财太多,没有还清就死了。死后阎王就会令他托生成牛或马,到人间还债,所以就有了“我若怎么怎么,死后就给你当牛做马”的誓言或咒语。(若上辈子作恶多端,不可饶恕,就令他托生成猪或羊,让人宰杀,吃肉,)我们家乡,过去,淳朴善良的老农民,是不吃牛肉的。
原因有两个,一是牛为人辛苦一辈子了,不忍心吃牛肉,一是家乡有自古流传的“吃四两,还半斤”之说。意思是吃牛肉作孽,你若吃了四两牛肉,狼可能就要挖你半斤肉,所以,牛死后,主人为了让它早日转世为人,就把它的皮剥下来高挂在树枝上(据说这样它就能早投胎,早转世),然后在地里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一个四五尺深的坑,把它的无皮尸体严严实实地埋到坑里,上面再压一些石头,以防野狗或野兽掘墓。
我本人就做过这样的事,那时,我十六、七岁,家里一头养了十几年的老黄牛老死了,父亲剥了牛皮,就和我到门下地里挖一个深坑埋了老牛。母亲心软,埋好后,她坐在那长哭了一场(那以后的半年里我知道的她至少去哭了三回),对农民来说,牛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常言说“一犋牛,半份光景”,那时生活艰苦,住处简陋,三间茅屋和破家具折合起来,不过六七百元,一犋牛(两头),少少价值三百元,所以说顶“半份光景”。
2、年初三,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到了现在,正月初三什么习俗也没有了,过去有些习俗,到现在也就没了,别说正月初三,就是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也没什么习俗了,正月初一开始拜年,开始走亲访友,什么时候拜完年了,什么时候该走的亲戚走完了,就不用走了!父母在农村,从城市里回家过团圆年的新一代城里人,可能在家过完初一初二,在正月初三的时候也就打道回城了,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们,也是抓紧在家里访亲拜友,初一不带着媳妇领着孩子去老丈人家拜年,初二也早早的去老丈人家了,怎么在老丈人家也得住个三天两天的吧!现在,在我们这里农村,基本上老皇历不看了,基本上过去的风俗都没了,新社会,新时代,新气象,新面貌,在过去,爷爷辈的人,讲旧风俗,讲旧习惯,后来,父一辈的人已经是有选择性地讲旧风俗,旧习惯,到了这一代人的时候,所有的旧风俗,所有的旧习惯,基本上都不讲了!正月初三,正是走亲戚访友拜年的好时光,然后与亲戚朋友坐在一起,一起喝点小酒,一起聊聊天,或者打个小麻将,玩玩扑克,这不是挺好的嘛!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3、中国人过年都有哪些年俗?
正月初一:拜岁、开门炮仗、斋日、拜年、聚财正月初二:开年(开斋日)、姑爷节正月初三: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五: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路头神、开市正月初六:送穷鬼、挹肥、开市大吉正月初七:人日、捞鱼生正月初八:谷日、顺星、祀成正月初九:天日正月初十:石不动、贺老鼠嫁女正月十一:子婿日正月十二:十二漏屎正月十三:吃圆子正月十四: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吃元宵、演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