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女儿小时候就是姥姥帮忙带的,孩子的奶奶在老家抽不出时间过来帮我带孩子,我们要体谅老人,不能单方面要求老人一定要帮忙带孩子,老人肯帮忙带孩子那是对孩子的疼爱,不肯帮忙带孩子那也是人家的权利,作为儿女或者女婿、媳妇都不要心存不满和怨气。奶奶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那姥姥就有义务吗。
1、妈妈过来帮忙看孩子,矛盾不断怎么办?
我在女儿家带娃,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姑爷没这样做。做饭前征求女儿意见,因为女儿知道姑爷的囗味,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呢听从指挥,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俩爱吃,至于我呢忽略不计,人老了吃不了多少,看到小两口狼吞虎咽吃饭的样子,说真的我很开心,一是对我做的饭菜一个肯定,二是两人身体健康。但是,也有失手的时候,盐放多放少啦,火候掌握的不好啦等常见问题,征寻女儿意见,下次注意,饭菜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了倒掉,孩子们不爱吃剩饭,我也不吃,
2、奶奶和姥姥轮流帮忙看孩子,可是教育方式完全相反该怎么办?
最好不要轮流带,应该大部分时间由一家带,另一家偶尔替补换人。建议最多的人是妈妈,妈妈上班就老人带,谁离妈妈近最好了,记住一个原则:不管谁带,孩子的一切责任都属于妈妈,爸爸妈妈是第一监护人,没有谁比妈妈更在乎孩子的一切了吧?妈妈记住了自己的责任,所以你要认真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受任何思想的阻拦,不要轻易相信老人的话,回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切,尽可能规避掉问题,最后选择问题最小的那个人带。
距离远近、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育儿知识的程度、善于分析总结学习的、老人身体状况、对孩子的喜爱程度,谁适合谁带,不要今天姥姥明天奶奶的,到最后谁也不服气,把孩子耽误了,个人觉得不管是男孩女孩,要交给不那么重男轻女的人带,不然女孩不被重视,男孩被宠坏就不好了。不管谁带要保证妈妈每天可以看到孩子,父母要培养亲子关系,
3、孩子奶奶带着,回去看孩子该不该带东西?
孩子奶奶带着,别说是亲自回去看孩子要带东西,即使不经常回去也应该网购把东西寄给孩子和婆婆啊,真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你亲生的由于在外地工作没法陪伴孩子,这对孩子已经是最大的亏欠,每次回去还不给孩子买点东西,真不知道你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在婆婆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儿媳?每次回家买点伴手礼花不了多少钱,但这是孩子的念想,是妈妈对老人、对孩子的一片心意。
作为成年人,何况已经为人父母,我们必须清楚以下几点:一、亲情也需要维系,而且功夫要用在平时,否则将来会后悔现在的所作所为,也许这是一位大大咧咧的妈妈,觉得一个是自己的孩子,一个是自己的婆婆,没别人,而且只有半个月就回家一次,完全没必要买东西。其实不然,分开的时间里,孩子会想妈妈,想见到妈妈,想着妈妈出去挣钱会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
如果一次次回家都没有给孩子准备什么礼物或者吃的,孩子的内心肯定会有小小的失落。亲情是需要维系的,不要冷漠到吝啬对亲人的付出,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和快乐,二、去任何人家里都不要空着手去,哪怕是拿点水果,况且婆婆家也不是别人家。十天半个月回家一次,按理说这个时候妈妈见到孩子应该很激动,应该会大包小包给孩子买许多才对,
况且婆婆都知道这个理,作为妈妈怎么就一点考虑不到呢?回家的时候,一定不要空着手回去,空手回家不仅显示自己没有礼貌,而且会让老人孩子都很尴尬,让他们心无所盼,没有任何期待,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隐形的伤害。三、知足感恩,应该感谢孩子的乖巧懂事,感激婆婆帮忙拉扯孩子的情分,其实婆婆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不管我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但是婆婆选择了帮我们带孩子,就算我们过得很普通,心里也应该感激婆婆的付出。
既然心存感恩之心,肯定不能只有言语上的几句话,要付诸于行动,,可以给婆婆买身衣服聊表心意,也可以给孩子买个玩具作为奖励,对他们在老家的生活有一定的补给。只有知足,心里才能更顺畅,只有感恩,一家人才能更加幸福美好,下一次回家的时候,试试提上点东西吧,你一定会发现孩子乐开花的笑脸以及一个不一样的家庭氛围!欢迎关注@优妈咪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