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穿了,不到三年祭日,万一连“朋友”也没做成,那孝衫怎么处理。披麻戴孝是着上孝服,腰间扎上一根麻丝,这可是晚辈对去世的长辈最高的行孝礼节,一是子女、堂侄(女),干儿(女),別看这孝帽、孝衫之类的,事后怎么处理为好呢,做为女婿,“披麻戴孝”要等到丧礼的那一天,即过事之日。
1、现在一些农村老人去世后,后人仍披麻戴孝,披麻是什么意思?
中国旧时的丧服制度按亲疏等级分为五等,即常说的“五服”,分别名为: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麻。例如斩衰,也称斩縗,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用极粗的生麻布制成,领口、袖口、底边、襟边都保留毛边不缝,以示因极度悲伤而无心修饰打扮,子为父母服斩衰三年。其他四种也都是按规定用或生或熟或粗或细的麻布制成,
2、女朋友妈妈去世了,我应该披麻戴孝吗?
披麻戴孝是着上孝服,腰间扎上一根麻丝,这可是晚辈对去世的长辈最高的行孝礼节。在我们当地,还处于恋爱阶段,仅仅是朋友关系的是不披麻,而只戴孝帽,是朋友的,只能戴顶孝帽,这是风俗丧事礼仪很讲究。凡是与逝者同辈、晚辈的乡邻及朋友,随完份子钱,管事的就会给你顶孝帽让你戴上,当然前来帮忙的人人也戴着。当地把这一礼遇叫做散“海孝”,偌大的院子,白晃晃的,煞是悲壮,
只有“准女婿”身份,才能披麻着孝,这是礼节披麻穿孝衫(即孝服),也只有这三种人。一是子女、堂侄(女),干儿(女),就这个孝衫,也是比较省分的,即没出“五服”的堂侄女,他们孝衫都是各自家庭自行购买和缝制;丧主家只为自个儿女、女婿及干儿(女)的孝衫购布缝制。亲人离世后就要披麻着孝衫,做为女婿,“披麻戴孝”要等到丧礼的那一天,即过事之日。
当地有句顺口流“穿孝衫,羊叫唤”,意即丧礼之日,女婿只有牵来了一只棉羊,才会给件孝衫,这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多了,不想牵羊了,也好,随个接近羊的价钱的份子钱,口碑才会好,也会赢足自个面子。就是这牵来的羊,也不是当时就宰杀吃用,而是要由丧主家放牧,至逝者三周年时过事才会宰杀,要穿孝衫的还有一种人,就是外甥了。
外甥也是至亲,他们穿孝衫也只有在丧礼之日,随过了份子钱,管事的才会给你,也免不了众人起哄,让你多掏些份子钱。孝衫是这么穿的,可別忘了腰间还要束根麻丝,只有这样,才算是对逝者最大的行孝!別看这孝帽、孝衫之类的,事后怎么处理为好呢?在当地,那些戴了的孝帽,参加完丧礼出门后,都是自己按缝制时的针线拆开,有的人拿回家做了鞋帮,有的人干脆扔了。
因为出殡之时,乡邻朋友再也不用戴孝帽了,穿了孝衫的都是“真”孝子,他们的孝衫出殡时要穿,还要洗净叠放在逝者一、二、三周年祭日时穿用,此时孝衫已经是挽起的那种。三周年祭日过罢了,各自的孝衫才可以用做被褥等,原来这戴(穿)孝有讲究,孝衫更是不一般,身为女朋友的朋友,在她母亲去世后还不是“准女婿”,若是穿了,不到三年祭日,万一连“朋友”也没做成,那孝衫怎么处理?因此,以朋友身份不披麻穿孝是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