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姓氏来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呢。“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在古代男子15-20岁被称为舞象之年,也是成童的代名词,意思是可以从军上战场了,孙绍祖是《红楼梦》中赫赫有名的中山狼,是迎春的丈夫,也是他给迎春悲剧命运最重、最终一击的关键人物,迎春刚嫁给他一年就被他羞辱折磨而死,他的存在也是见证贾府真正没落的开始,那么作为不可或缺的一个人,那他的名字又包含着什么意思呢。
1、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
百年前“爱新觉罗”这个顶着光环的姓氏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现如今,偶尔有号称是爱新觉罗后裔的人冒出来,短暂地吸引一下大众的注意,更多的是顶着这个姓氏的清帝们仍活跃在各种大热的清宫剧里,这一切都让“爱新觉罗”这个古老的姓氏充满了神秘和贵气的味道。那这个姓氏来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呢?满族的姓氏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姓,满语叫“哈拉”,一个是宗族分支,满语叫“穆昆”,
一个姓氏可以有很多的分支。先说姓,为了生存需要,古人喜欢群居,一个群体可以是一个村,或者一个部落。在东北女真族有很多的部落,姓氏都冠以部落名,当时比较有名的部落有:“完颜氏”,“瓜尔佳氏”,“钮钴禄氏”,“叶赫氏”“富察氏”,“佟佳氏”等。这些部落都是后来满族比较有名的姓氏,就像汉族的很多村子,都姓一个姓,比如什么“张家村”,“王家村”之类的。
所以“爱新”就是满语“金”(aisin)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个部落名,这个部落里的所有人都姓“爱新”,再说分支。一个姓氏可以繁衍很多的后代,第一辈儿几个兄弟,再往下就会有很多表兄弟,就比如我们有很多远房亲戚之类的,所以“觉罗”就是满语“远支”(gioro)的意思。那么“爱新觉罗”翻译成汉语就是“远房金家”的意思,
2、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常能听到“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称呼,其中“子龙”、“翼德”都是人物的“字”。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更是每个人物出场时都会在其旁边标上姓名和字,那么,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其实,“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现了,到了周朝,“字”这一制度开始盛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根据《礼记·檀弓》的说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会,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只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于是迎来二十岁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个“字”,在与人交往时,互相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而男子自己的名字,则只能长辈或者自己来叫,当长辈对晚辈称名字时,表示亲昵;当自己称名字时,则表示谦逊。步入社会,采用更多的是自己的字,于是我们可以见到在讲述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视剧中,交谈双方互称对方的字,显得即尊重又文雅,
至于字的内容,则大多是表示德行或解释自己的本名,因为它是用来“表德”,所以又被称为“表字”。亦或者是,字含有和本名相关的意义,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的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认为,人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而字则是表现自己的德行和愿望,用字来约束自己,从而起到督促的作用。其实,字刚刚诞生时,并没有特别严格和约定俗成的制度,于是民间的字既有后世广泛的两个字,也有仅一个字的,
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羽其实是他的字,项籍才是他的本名,后人为了表示尊重,便称呼他们的字,渐渐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本名了。一言的字并不多,大部分的字因为肩负着解释说明姓名,表达德行这样的“重任”,所以常常有两言,而两言的字则有着许多不同的规律。比如家中有兄弟数人,那么其字的首位往往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
举例来说,三国时期雄踞东南的孙吴,其奠基人孙坚生下四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而他们的表字则分别是伯符、仲谋、叔弼和季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来取字。同时的荆州还有以马良、马谡为代表的马氏兄弟五人,五人的话,就超过了“伯仲叔季”的四位,于是马良排名老二,字为季常,马谡排名老五,字为幼常,另外的著名三国人物中,还有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将季节分成三段时采用的排序方式,可见曹操是家中长子;姜维,字伯约,则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陆逊,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长子,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