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一颗敬老爱老的心,不送东西,他(她)也不会责怪你!这是肯定的。老人最在乎的是什么?在乎的是每年一次的生日聚会?是插满红蜡烛的生日蛋糕?还是小辈们送的其它各式各样的生日礼物?!……生日过后,人走茶凉!大家又各奔东西,各忙个的!谁又能真正体会过老人的心情?!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应该是我们每个晚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要拘泥于某个时间或是地点,更不要拘泥于形式!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表达我们晚辈对长辈的爱,真挚的爱!!(作品纯属原创。
什么是老人,老人定义是什么?
偷车被电死告车主,坐车吃糯米堵气管死告公交司机不阻止,打别人自己猝死告被打者,这闹剧都是钱闹的。今天看到80老母绝症,妻子不愿交出多年存款16万被告,很多网友骂这妻子?中国人的伦理中没有告诉大家该如何面对死亡!可以说你有一百亿,如果治父母病能用完,你没用完都得不了孝字。我们要明白,死是人生的一重要一环,和活着一样重要,不能永生就要坦然接受死亡!我奶奶80岁了。
她有病也不治,只希望死得痛快些,而她的儿孙,当然包括我在内,都能坦然接受她的将要离去。这叫喜丧。她以经完美了,时间到了,就不需要挽留。她也不再留恋苟延残喘的活着。人怕死乃人之常情,人死更是。不会因怕死而不死,所以你必须接受,重要的是留下些什么?留下青名挺好,留下恶名也行。留下财富挺好,不留一毛也行。但你一定要下传承。
也就是你的孩子。我一直将孩子当成一个人的终极意义,也是另一种永生。你传承你的基因,传承你的精神,传承你的财富。孩子为你活着。所以孩子要比父母更重要,你本来就快死了,就坦然接受,留下财富让孩子更好生活才是重点。不论他是不是个混蛋!中国人的父母不想死,要子女倾家荡产治疗本就治不好的病的人大有人在。但中国伦理却没有任何借口让子女拒绝。
现在什么年龄段的人称为老人?
汉语中对男女老少各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别称,每个别称都有相应的出处。【按年龄段分】未满周岁者,称之为“襁褓之年”;到了三岁则称之为“孩提之年”;男女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皆称黄口;13—15岁,为“舞勺之年”;15—20岁,称为“舞象之年”;20岁叫“冠岁”;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花龄”;50岁称“知命”;60岁称“花甲”,“耳顺”;70岁称“古稀”之年,又称“杖国之年”,“从心所欲”;80岁叫“耋”,又称“杖朝”;90岁叫“耄”;称老人叫“耋耄”;100岁叫“期颐”,“龟年”,又可称为“人瑞”;140岁叫“古稀双庆”。
【按男女孩分】女孩7岁,称之“髻年”;女子12岁时,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称为“豆蔻之年”;15岁称为“及笄之年”;16岁称为“碧玉年华”;20岁称为“桃李年华”;24岁称为“花信之年”;出嫁时称为“标梅之年”。男孩8岁,称之“龄年”;古时男子到了15岁开始束发,因此称为“束发之年”;20岁,称为“弱冠”。
【称谓字谜】此外,更为有趣者,古代人寿之称谓,还借助我国汉字形体之奇特,而称为‘喜寿’、“米寿”、“白寿”、“茶寿”等等。有一次,华罗庚先生请教郭沫若先生,如果未到整数,如只有77岁、88岁、99岁,怎么称呼呢?郭老回答说:“77岁叫‘喜寿’,88岁叫‘米寿’,99岁叫‘白寿’。郭老进一步解释说:“‘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是三个字谜。
‘喜寿’可猜为‘七十七岁’。因为‘喜’字的草体便是‘七十七’三个字组成。‘米寿’可猜为‘八十八岁’,因为‘米’字上中下为‘八十八’,组成。‘白寿’可猜为‘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那‘百’字去‘一横’,即为‘九十九’。还有一个‘茶寿’,析茶字便知:茶上草头代表‘廿’,下边的‘米’代表八十八,合为108岁。
‘茶寿’就是108岁的高寿者。”郭老既风趣地揭开了“喜寿”,、“米寿”、“白寿”的谜底,又丰富了寿文化,贵为一举两得。【老人尊称】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风俗,而老年人的别称也颇多。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称之。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号。《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英庙官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老子:老人自称。《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待中。”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掘。”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谦重,非老朽所敢当。”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