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神兽”是什么呢?实际上它有名字,叫霸下,又叫赑屃(bìxì)、龙龟、龟趺、填下等。德与道二者对立统一,叫"道德、道桥”。可惜原来是什么样子,谁也记不清了。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古人说的‘道’是何物?
古人说的“道”就是原始科学社会的道路:无记名交换劳动产品、票决人事的原则之道。无记名交换劳动产品、票决的道的原则是永恒不变的,万有引力决定天体轨道的法则也是永恒不变的。这也就是鲁迅在《故乡》中说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们每一个人回想一下,道路是不是大家选择决定的?知道了道,那么,何为德?为什么有的人和集体走得路断人行,都从桥下偷跑,用潜规则?原因就在于不知此道德二字的操作意思:不看重交换丶票决发财当选荣耀为“德”,如桥,不看重道,但遵道;交换丶票决为“道”,如路,要选德、桥。
德与道二者对立统一,叫"道德、道桥”。例如:有德的人如桥,参加票决的人如道,你道不选走我桥,正好休息一下,无官一身轻,选择了我桥,担子更重,义不容辞;道不选择桥,就是断路,过不去,必须选择桥才能经过,道如不选择桥,就是选择了下地狱的奈何桥,死不能返回。如果桥看重、贿赂道的选择,那叫腐败无德的剪径桥(不是桥),“要从此桥过,留下买桥财”,也就是奈何桥。
古代好多庙里的老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有幸在寺庙里看到了这种“老龟驮石碑”的雕像,千万不要说是乌龟驮石碑,你说错了。乌龟我们都见过,你仔细看,石碑下面压的是乌龟吗?你比较后就会发现有两处不像:一,头不像。乌龟没有牙齿,也没有胡须,更没有犄角,脖子上也没有鳞片,这分明就是我们看到的龙的头像。二,背甲不像。乌龟的背甲和它在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上都有差异。
也就是说,它根本就不是乌龟,而只是与乌龟有些相似的一个神兽。那么,这个“神兽”是什么呢?实际上它有名字,叫霸下,又叫赑屃(bìxì)、龙龟、龟趺、填下等。我们仔细看它像不像龙与龟的合体。没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大瑞兽:龙、凤、龟、麒麟、貔貅,都有各自的寓意,常用来驱邪祈福。龙就不用说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呼风唤雨,能给我们带来吉祥。
龟是长寿的象征,而且龟背上的纹理暗藏天机,常被用来镇宅保平安。那么,把龙和龟合在一起的神兽就更厉害了,可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吉祥安康。为什么霸下的背上会驮着一个石碑呢?据传说,霸下是龙的第六个儿子,喜欢负重,而且驮上东西就一直往前走,停不下来。它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今天把这座山背到那里,明天又把另一座山背到这里,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三条龙脉”全被打乱了;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也被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