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聊一聊你是学什么专业?在做什么工作?几线城市?收入几何?
本科统计学专业,刚开始毕业对口的工作不太好找,身边不少同学转行了。我也是多番周折后找到工作,目前在二线城市一家国企做行政,收入8000 左右。有几点感想:1.统计专业本科起点有点低,最好读研,工作起点高出不少。2.工作方向一大数据,数据分析,辅修计算机(语言),职业规划数据分析师(建议互联网大厂或医药外企等)。
你读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你建议自己的子女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孩子的成长轨迹,绝大多数都有父母的影子。高考志愿填报,在很多时候就是父母心愿的影子,只不过,有时候是倒影。先从我父母说起吧我的父亲是学药学,我的母亲是师范生,父亲在医院的药房工作,母亲则在一个乡村小学教书。这么多年来,父亲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但是,在医院这个人员体系下,药剂师属于边缘人员,眼看着医生们拿着很高的工资,甚至收着红包,拿着医药方的回扣,心理很不平衡。
所以他对医生这个岗位是很羡慕的,在他心目中,医生这个职业就是有钱。我母亲则比较辛苦,她每天要走十里山路去学校,回家后还要备课、批作业。工资很低,前些年还经常不按时发,另外那个时候乡村小学的条件也非常差,教室在土房里,冬天冷夏天热,直到她快退休时,学校才重建了一栋教学楼。所以,虽然她就是学校里的核心人员,但她也并没有感到很有成就感,教师这个职业在她心目中就是辛苦。
这种认识映射到给我填报志愿上,就是坚决不能报师范专业,必须报医学(尤其是口腔医学专业),可以报考其他工科专业(报什么无所谓,反正当时我们都不懂)。父母希望我能当个医生,最不济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能够靠本事挣钱。最后,我确实是按这个思路填的志愿,但可惜没有考上医学院,学了一门工科,毕业后又没有从事技术工作,而是做了行政工作,总之,跟父母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了。
再来说说我自己我是工科生,但其实我高中时文科、理科都差不太多,高二的时候也犹豫过是上理科班还是文科班。最后在父母的影响下上了理科。大学学的金属材料,研究生转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都是工科。不过毕业时阴差阳错,进高校做了行政工作,把所学专业全丢了。我现在的状态跟父亲当年很像,在高校里从事非核心的工作,同样是天天加班辛辛苦苦,拿的工资比当老师的同龄人差好大一截,特别是我有好几个研究生同学,博士毕业后都留校工作了他们好的也就是副教授,但实际收入能达到我的两倍,所以在我心目中,当高校教师或者科研人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工科类的。
因此,将来我的孩子填报志愿时,我多半会要求他考工科专业,如果成绩好,就让他一口气读到博士,做博士后,再回来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如果成绩一般,就让他到一个以他所学专业为核心的企业做技术工作,比如他学机械,就要去制造行业,学计算机,就要去IT行业,尽量不要去一个单位做辅岗。不过,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心愿,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按上面的路子走,最后也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