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梦 > 起名知识 > 算命经验 > 黑洞照片哪个星座,黑洞照片首次面世

黑洞照片哪个星座,黑洞照片首次面世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23 04:04:19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想到了视觉中国,因为“黑洞”照片有凉凉的感觉。在这张照片之前,虽然通过引力波探测我们可以听到黑洞存在,但是都没有真正看到过黑洞的样子,也就是这张照片看到了视界和外面的热气体两种东西,千万不要把那个圈圈当做是黑洞的照片,黑洞是宇宙天体椭圆轨道两个焦点中暗焦点(F2),与天体对等存在2019年4月10日晚21点,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如附图1),黑洞这个神秘的天体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意义非同寻常。

1、黑洞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黑洞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黑洞照片怎么拍出来的?应该是“艺术”出来的。黑洞是一洋老汉从广义相对论“演绎”出来的星际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物质密度极高,超过“夸克堆垒”形式的极高密度、极大引力场的星体;它引力大到普通光都逃逸不出来,只有X射线可以“蒸发”出来,这种黑洞“蒸发”X射线理论也就是霍金的理论预言,实际上人类从来没直接探测到一个黑洞,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人类从来就没明明确确地、毫不打颤地说,探测到一个黑洞!人类观测星体,目前只能用光学望远镜接收可见光,用红外望远镜接收红外光,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微波以下的电磁波的方法。

人类的观测设备还沒法直接接收天体发来的X射线和伽玛射线,只能用胶片感应和云室测量,而云室测伽玛射线也很困难,实际上,用红外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探测,其距离都不会很远,还赶不上光学望远镜探测的远。光(子)频率越低,在真空中色散或能量衰减的越快,像微波等电磁波在太空中衰减很快,以至于射电望远镜(就是无线电接收机)只能探测银河系中的、所谓的中子脉冲星;这是因为,首先是宇宙中的星体基本没有自然的无线电射电源,只能是带磁性的中子星,高速旋转后才有可能成为强无线电射电源;其次微波衰减太快,即使质量一万倍太阳的中子星射电源,出了银河系都很难“看到”了。

有神棍骗子说,用红外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发现了133亿光年的XXX星,你就知道这家伙脸皮有多厚了吧,你用那镜子,能“看到”几百万光年的星星,我都认为你在骗人!像声称测到引力波一样的骗人!还有神棍骗子说他们测到了37亿光年外,xxx星座xxx星发来的中微子。中微子自从泡利说世上存在中微子以来,从来就没直接测到过,都是“间接逻辑”出来的;日本的、世界最大的探测中微子的“巨水缸”,到现在都没“异动”,

你说的这个“黑洞照片”,是动用了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一起接收来自1.2亿光年外的,一个“黑乎乎”区域发来的微波,然后用雷达合成孔径技术,“拟合”出来的“艺术照”。黑洞发射微波了?据一洋老汉理论说,这黑洞的视界边边,与黑洞吸过来的物质,这么一摩擦,然后就发出了微波,这里有几个疑问:射电望远镜咋定位1.2亿光年这么远的黑洞的?这么远的射电源,你那射电望远镜(无线电接收机)灵敏度够吗?这么远合成孔径,地球这么小,能“合出”这么漂亮的“艺术照”?关键是神棍们从这“照片”中还精确“分析”出东西来了!注:无线电接收机灵敏度极限是皮瓦级,即10^-12瓦。

2、“黑洞”照片首次面世,能否得诺贝尔奖?

“黑洞”照片首次面世,能否得诺贝尔奖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昨晚发布,这应该是今年最大的科学领域的新闻了,总的来说,#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与引力波的发现在科学史上应该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都是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这一成果有很大可能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最终能否获奖要看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了,毕竟在诺奖历史上,“遗珠”颇多。在这张照片之前,虽然通过引力波探测我们可以听到黑洞存在,但是都没有真正看到过黑洞的样子,

而这次直接看到黑洞的样子,说明黑洞铁定存在的。需要说明的是,中间出现了那个黑黑的区域证明黑洞确实是有视界的,在视界之内连光都不能逃脱,外面的明亮的光环,是黑洞视界以外的炙热气体。也就是说,这张照片看到了视界和外面的热气体两种东西,千万不要把那个圈圈当做是黑洞的照片,在理论上,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视界的形状的大小。

通过射电望远镜拍摄到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和理论预言对比发现,很多细节上都很吻合,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无可置疑,照片下边亮上边暗,说明黑洞周围气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这也与广义相对论相吻合。亮环的下亮上暗还证明了黑洞转的比较快,这次的发现每个细节上都一次次检验了广义相对论这一非常基础性的重要理论,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诺贝尔奖水平的工作。


文章TAG:黑洞面世星座首次黑洞照片哪个星座

最近更新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