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曹操的字则即表示排名,又和名相呼应,《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也是说心主万事万物。另外的著名三国人物中,有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将季节分成三段时采用的排序方式,可见曹操是家中长子;姜维,字伯约,则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陆逊,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长子,诸如此类。
轩字是什么意思?
轩(宣)是由车和扞的省形“干”会意而成的字。扞是车的扞蔽,即屏卫。以之为参照,表示一种有前高后低的围棚的车。借“宣”声表示可敞开瞭望。本义为古代一种有围栏而前高后低的车。因其前高之制,引申为高、仰;因其有栏,引申为阑槛、勾栏、长廊;因其前曲,引申为殿前曲檐与飞翥之者;因其有小门,引申为门户;因其为皇帝发明,故皇帝号轩辕氏。
“心”字有什么含义?
《说文》解释,“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心是生物的主宰,运筹了一生的兴衰成败喜怒哀乐,所以古语有言,“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万物发于心止于心,心乃万象之主宰。佛家注重明心,道家注重修心,儒家注重存心,天人感应万物一体,天统四时,心统四端,天地具性,人性悉知。五土处天下中心,至中至正,心若偏私,看万物以为畸形。
先存其心,养其性,然后才可以知天地。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着其用也。以言乎已,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也是说心主万事万物。道家讲究修行,有“忧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之说,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而佛家则认为,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心经》说心,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的」字的由来是什么,古代有这个字吗?
“的”字自古有之。那时写作“旳”。形声字,从日,勺声。本义是鲜明、明亮、明显的样子。例:朱唇的其若丹。(楚·宋玉《神女赋》)后引申为标的,例:“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解作准则)以无为为纲纪。”(汉. 高诱 《吕氏春秋.序》)“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解作标志)而已。”(《晋书·王彪之传》)也引申为箭靶的中心目标,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