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岁和周岁哪个准,这是有针对性的,随便说哪个准哪个不准是不恰当的。虚岁和周岁的区别关键在生日时间节点上,虚岁和周岁虽然都是表示年龄的数字,但计算时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跟我们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年龄,指的就是虚岁,并没有周岁的概念。
1、周岁和虚岁的大小的分别是不是矛盾?
周岁是依照公历来计算的,而虚岁是依照中国人传统的夏历(农历)来计算的。虚岁比周岁的历史更长远的多,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是夏王朝,而华夏民族自然地以夏历开启了历法,是在公元前数千年就形成了。西方是以公历为标准历法,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就参照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历法定下了公历,但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夏历,历法本是古代指导农耕节气的,因此也称为农历,
因此,中国官方采用了国际历法公历,而民间又保留了夏历或农历。通常,将官方采用的公历称阳历,而将传统的夏历丶农历又称为阴历,也符合了易经阴阳八卦的含义。既然是阴历,当然就有了虚岁,公为阳,传统的就成为阴。华夏人将春节定为一元起始,万象更新,这样,孩子出生虚岁为一岁,而过了年通常就增添了一岁。这样,传统模式就是称虚岁多少,通常比周岁大一岁,
在族谱中,过去通常是以阴历来表明出生日期,比如庚子年几月几日初几。公历的日子是铁打不动的,阴历的初七初八是有变动的,比如生日以阴历计算,在每年公历上是不同的。现在一般都以公历生日为主,也有一部分人记住阴历初几过生日,我们的日历上,通常还附注阴历,这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过春节丶过中秋节等,都是按照老祖宗的历法过,
2、虚岁周岁哪个准?
虚岁和周岁哪个准,这是有针对性的,随便说哪个准哪个不准是不恰当的。虚岁和周岁虽然都是表示年龄的数字,但计算时间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周岁――是指从出生之日第二天起,每过完一个生日,加增1岁,过十个生日计算为10周岁,过一百个生日,计算为100周岁。虚岁――是指从出生之日第二天起就可以为1岁(或在一岁里头),表示计数开始,
每过一个生日也是增加1岁,但还加一个虚岁,以此类推,过完一百个生日就进入101岁。虚岁和周岁的区别关键在生日时间节点上,不经过一个四季轮回到出生日,哪怕差一天,周岁的岁数都不能递进,必须为整数。虚数则不同,凡是超过出生日期一天,都可以递进1岁,我国结婚年龄,工作年龄,退休年龄等是以周岁为标准来计算的,其余聊天问寿等基本都是用虚岁来报数的,往往会搭上在吃xx岁的饭了或过了好久就满好多岁了。
3、年龄为什么要分周岁虚岁?
通俗点的讲,周岁”就是实实际际的年龄,而“虚岁”一般比“周岁”要大一岁或两岁(根据出生月份不同而定),为什么我们的年龄中会有一个“虚岁”呢?这根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分不开。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不实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粗略概算方法,
人一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农历年增加一岁。跟我们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年龄,指的就是虚岁,并没有周岁的概念,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没有个人特别生日的记岁方法。按照民间的习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百日之前,人们还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一过百日,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
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被认为是1岁了,以后逢年便长1岁。比如,一个1990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1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认为是1岁,一到春节,他就被认为是两岁了,这样,这个人在2000年春节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周岁计为9岁,而虚岁则计为11岁,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而周岁就是你过多少个日子,除以365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