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阳地区其它县相比较)有钱人家里老人去了做二三百桌宴席,每个宾客发50元的红包一瓶小劲酒另加一包黄盒子的芙蓉王烟,还有丰盛的酒席及和尚做法事等其它开资花过三五十万不算多,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家里老人去世了最少也要花过十万八万的。我推想,结婚摆酒席,应该是有,这些不能否定的理由。
1、农村家里办白事,为什么要摆酒席?
农村家里办白事,在死者未入土为安之前,来人需要吃饭吧!亲戚朋友前来吊唁,总不能让人家回去吃饭,这也不是待客之道。来者吃个便饭,酒是待客之礼,无酒不成席,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是招待贵客好友必备之用品,无酒不欢,也显示不出来主人的热情好客。在死者未入土为安之前,哪不叫酒席,是便饭,待死者安葬之后,家里才大摆宴席,答谢众亲友。
你是如何看出吃饭时,不叫酒席,而是便饭,一般人死后办白事,桌上是不摆酱油碟,羹匙,就是说与家常便饭一样,有些人家还比较讲究,连酒杯都没有,那酒杯就用碗来代替。吃饭时孝子跪拜,请众位亲友用餐,一般来说,桌上是不劝酒的,随着你的意思来。当然,喜丧不一样,就是说正常死亡,老死而且儿孙满堂,这就没有什么忌讳的了。
便饭和酒席没有什么区别,但讲究一个尺度,不要随心所欲,必经是丧事,肆意妄为,就说不过去了。死者入土为安,原则上主家要答谢前来吊唁的人们,有一桌正正经经的酒席,这个不能草率。不是死者未入土前,人们不讲究,菜多菜少无所谓,这样的桌席是上规矩的,亲戚朋友按步就班入席就坐,桌上餐具齐全,而且菜谱还要提高档次。
2、结婚一定要摆酒席吗?你的观点是什么?
结婚摆酒席,古己有之,直至现代,一直长盛不衰,而且更烈更浩大,最早追朔,估计在人类创造了初步的物质,与原始的文明,摆脱了群婚,普遍实行一夫一妻约定,抑或订立婚姻制度那时,结婚摆酒席便开始了。只不过是依据生存能力的不同,所推行的形制及大小不同罢了,有人推测,即便是在文明程度很低那时候,要办婚宴餐席,只能在地上摆上适当的大张树叶,代替盆碟,再往所摆放的树叶上放入食物,大家围着树叶食物,一起共进餐食,一套树叶餐席挤不下,便多摆几套,婚姻宴席在穷地方,就这样举行了。
这不是我瞎吹,据我们村子的老一代人说过,一百多年前,我们这里穷地方,不少还是这样干的,推想古时,人们也逃不过这样的经历。当然了,当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与之物质丰富多样,一般人家,与小富家庭,根据己之经济承受能力,所摆酒席均以朴素实用,既能省少,亦能张扬为着想,既可欢客为心,又可自表欢迎为算,办成廉中见情,素中见庆的婚宴酒席,
富贵人家就不同了,他们除了将酒席办成欢庆无比,还要办成炫耀,以显摆自己在此一方的政治或经济的势力,以博得更大的崇拜力,于是结婚酒席就加叠一些附加寄托了。比如在婚礼仪式中,特地举摆各种能张扬本家族功德的证明举牌,给别人看见,例如我们这些地方,历史上就预先制作,一套唱咏家族功名的牌扁,用于婚礼游行仪式经村过寨显看的仪具。
历代至今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婚姻酒席的大摆,与仪式隆重的相随,据推知应有这几方面,不可否定的理由与需要,一为喜庆,并因此向女方家族送敬。你想,婚姻为人生中一件大事情,今后的人生道路,从此开头,一切无尽的寄托,都在今朝!不值得喜庆么?你想,人家生养了那么个百般珍宝的女儿,都送给你了,你因此无穷的幸福,将由此得来,能不应该感谢人家么?白白送给你一个好女儿!能不摆酒摆席庆祝吗!二是,捡得了这么一个好媳妇,是自己以及家族家庭一个珍宝与炫耀,必须向社会众人宣示,这个好媳妇是我自己专有,谁也不许插手!因而,我必须大摆,抑或能摆得起来的酒席,邀请一大帮众人,包括自己的亲属亲戚与朋友,并相关各界,大家齐齐一起来,共进杯,懂知我这件大事情!三是这样,宣示众人老辈同辈,尤其同辈与晚辈,结婚是人生大事情,有如此众多的人共来,祝贺并见证,是鉄打的大事,金石不能改变的事情,哪些同辈们,哪些晚辈们,能夠儿戏对待么?大家今朝共醉酒,切记这些宣示在心头,实实不能朝三暮四走一遭!我推想,结婚摆酒席,应该是有,这些不能否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