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妖艳的皇后甚多,吕后,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名雉。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皇后长孙皇后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尽各的责任,尤其是女人不要干政,李祖娥,北齐宣帝皇后,即贺敦皇后,这三位叫丽华的女人都非常有名,她们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宇文赟的皇后(也是隋文帝杨坚长女)杨丽华。
1、我国古代哪位皇帝的皇后最多?你怎么看?
要说皇后最多的,无疑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东吴末帝孙皓了。孙皓这个皇帝别的本事没有,除了变着法子杀人取乐之外,就是整日沉湎于酒色,并且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到处册封皇后,孙皓即位称帝那会儿,他把老婆滕氏立为皇后,可滕氏她爹看这个女婿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于是便屡屡进谏,搞得孙皓翻了脸,曾经想废去滕氏的皇后名号,但一直没得逞。
2、古代哪几个皇后比较贤明?
谢小秘书邀答!古代贤明的皇后有很多,我就挑几个能记得的说一下哈:齐姜——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的夫人《烈女传》中称赞晋文公夫人:“公正果断,育行不息,劝勉晋文,返回无疑,公子不听,强与谋议,醉而载之,卒成霸基。”齐姜曾以齐国宗室之女的特殊身份,周旋于齐国大臣之间,多方为丈夫争取舆论支持,凝聚协助的力量,企图返回晋国,
她甚至请求齐恒公派遣大军护送丈夫返国,但是齐恒公没有答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齐姜协同狐偃,赵衰把重耳灌醉给挟持离开齐国,返回晋国让他不得不争权,重耳离开之后齐姜还得想尽办法替丈夫掩饰、解释,以免齐国因为重耳的不告而别心存芥蒂,重耳到秦国之后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娶了宗室五女。晋文公重掌政权后,封齐姜为夫人,齐姜待秦国五女如姊妹,相处和睦,使得晋文公无后顾之忧,可专心国事,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二任皇后刘秀当上皇帝后想要立阴丽华为后,但是阴丽华因为没有孩子以:“因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拒绝,刘秀就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幼子刘疆为皇太子。建武二年,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候,印绶已经准备妥当,被阴兴也谢绝了。
可以看出阴丽华的谦德是家风影响,阴丽华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谨慎柔顺,矜惜慈爱,当时的人们都称她为贤后,后来,刘秀废了郭圣通的后位,为了安抚废后后郭氏家族的不安,在阴丽华的建议下,郭圣通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不入冷宫反而得到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惟一一个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而全家都提早得到“皇太后家族”的待遇跟爵位。
阴丽华一生谦德做人,相夫教子,不曾干预朝政,却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她不仅以身作则,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更重要的是,后来的东汉皇族,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这其中阴丽华发挥了重大作用。北魏文明太后——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文明太后是汉族人,姓冯,
她14岁的时候被选为贵人,18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后。鲜卑人选后要参加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叫做“手铸金人”,不成则不得立,这位冯贵人,她“手铸金人”一次成功,成为皇后。文明太后有千古第一后之称,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而北魏在文明太后的掌权20多年里,正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她指导献文帝拓跋弘和孝文帝拓跋宏,进行大量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从而使北魏的国力达到鼎盛的阶段,
一是实行官员体禄制,北魏的官员根据各个不同的级别领取体禄。二是均田制,就是把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重新调查,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其中一个制度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叫“三长制”,三长制就是每五户为一邻,每五邻为一里,每五里为一党,每一党设一个县,然后朝廷的政令就可以通过州、郡、县下发到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