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根据新媳妇、儿童和普通农人,又有不同的送端午方式。在阿兮家乡山东招远,大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小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一,成年人五月初五过大端午,小孩子五月初一过小端午,小编在端午节期间提出了一个问题,端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过端午节,有几个朋友回答了小编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对端午节的,没有解释端午是什么意思。
1、端午节为什么分大端午和小端午?
端午节为什么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在阿兮家乡山东招远,大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小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一,成年人五月初五过大端午,小孩子五月初一过小端午。端午节根据新媳妇、儿童和普通农人,又有不同的送端午方式,下面阿兮就跟热爱乡村对民俗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聊一聊端午节:毒月的说法,端午节(五月初五)为五月九毒日之首。
民间称五月为“毒月”或“恶月”,五月里逢“五六七”的九天,又称“天地交泰九毒日”,初五为九毒日之首,其恶尤甚,初五十四二十三,又是每月的月忌日,所以民间风俗,五月忌讳是相当多,戒酒色贪欲等,最好茹素戒淫。有些老人怕小年轻不懂厉害犯忌讳,还会在五月里将女儿接回娘家,住一整月,儿童过小端午(五月初一日)老家村人习惯给儿童过小端午,在进入毒月前一天夜,孩子入睡后,把用五彩丝线搓成的“五束”系于儿童手臂、脚腕、脖颈等处,早起戴榴花(石榴花),以艾叶扫手足脖颈各处,脖子上系的五束香囊里装艾叶、朱符等,一些人家还用雄黄末给儿童涂在耳鼻等处。
《风俗通》载,这样可以避邪,防瘟病,虫不叮咬,保佑孩子平安,阿兮家乡风俗,这五色线搓成的“五束”,要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可以在街上冲出小河流的雨,毛毛雨不算),用剪刀剪下,扔在门外的雨水流里,让雨水冲到河里,冲越远越好,这样就能把不好的东西都带走了。不过这五束对孩子来说很新奇,最怕端午节刚戴上就开始下大雨,那不想剪又不得不剪的心情,好委屈,
成年人过大端午(五月初五)家中无幼童的人家,统过大端午,五月初五日凌晨太阳未出,绝早去野外拉露水,拔艾草,回来悬挂于门户。包粽子煮鸡蛋,喝雄黄酒等,大端午比小端午简单。新媳妇送端午提前在四月底闺女新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娘家要包粽子给闺女送端午,分粽子,主要是祈愿早生贵子,平平安安,新人忌讳多,自然要避开“毒月”,所以新媳妇送端午要更早,多是在四月中下旬。
2、端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过端午节?
小编在端午节期间提出了一个问题,端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过端午节,有几个朋友回答了小编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对端午节的,没有解释端午是什么意思,小编对于端午是什么意思回答自己的理解,分享给朋友们,朋友们有不同解释请回答扶正,不胜感激。[666]如果不懂的端午是什么意思,可以去北京寻找答案,首先是在天安门广场进入故宫,走进第一个门就是天安门,天安门过去叫承天门。
过了天安门下一个门就是端门,过了端门就是午门了,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端午门,皇家宫殿为什么会设立端午门,有人知道吗?承天门,端午门的大致意思就是,承天门是承天之意,端午门是人世间最正派最高端最光芒四射的地方,如日中天。过了午门就进了皇宫,第一个大殿就是太和殿,就是天下最太平祥和的地方,如果按民间的气象学解释,就是夏季的开始。
夏季到来了各种蚊虫,有毒的没有毒的都出来了,古人认为各种妖魔鬼怪都出来了,这个时候需要辟邪,防虫等,南方在房屋周围撒雄黄酒就是防治毒蛇的。[666][666]端午节不是因为屈原设立的,而屈原是死于端午节期间,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又增加了许多项目,把端午节给放大了,端午的意思,我的回答是个人观点,请朋友们垂正。
3、“端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
“端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1、字面解释,“端”,开端,开始。“午”,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这里是午月,就是指农历五月,从这两个字面看,指的是:五月的开端,而“端午”,原为“端五”,原意是第一个五日。综合起来:端午,就是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端午节,有些地方称之为“五月单五”,这种俗称,恰恰正确解释了端午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