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人一上60最好就不要过生日了”,是顾及什么?
老人过生日这个事有地域之说,可能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吧,就拿东北地区的老年人来说,一般老年人都在73岁--84岁这两个年不过生日,主要是因为有一这么一个传说。传说:“人过55阎王爷数一数”66不死掉一块肉,73-84阎王爷不叫自己去人们到55岁的时候,传说,阎王爷一般都会例行公事打开生死簿,看看在凡间还有哪些生命还有价值,拿起判官笔在你的名字那里点个√做个记号,等代以后查证,所以传说中的60岁以后过生日就要注意了。
人到“66不死掉块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人们到66岁这年龄就是冲太岁年,要不说有句老话讲的好,“千万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就是这个道理。这一年大多数东北人要想过生日都会提前一年过,同时也不敢大张旗鼓聚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偷偷的过生日,以逃过阎王爷的判官笔,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好吃好喝不但没有涨肉,好像丢了一块肉似的。
“73--84阎王爷不叫自己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73--84这两个年是人生的本命年,也是不好逾越的坎,东北的老年人为了图个吉利这两个年的生日,所以都不过了。传说,73-84这两个年,阎王爷会亲自坐镇打开生死簿,查查还有谁在凡间岁数比较大,然后拿起判官笔一个一个的标注,不过阎王爷累了也有打盹的时候,所以对73岁人多而且又复杂的群体,总是有很多漏掉的,要不说现在的寿命平均72岁,这也可能有一定道理的。
84岁的这道坎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都过不了这一关,比如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不过阎王爷也有疏忽的时候,不像凡间有云计算,所以高龄的群体就这样逃过一劫,要不说老人过了百年都不敢说100岁,总是在90多岁之间徘徊,都怕那判官笔,别说过生日就是晒晒太阳都得规规矩矩的。这仅是传说中的故事,如今社会发展如日冲天,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那些传说慢慢的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虽然不相信迷信,但有时候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做六十、七十大寿,请问做寿有什么含义?谢谢?
我们家乡是老人过六十六,春节正月初六,晚辈给老人送块六斤的猪肉,喻意,六六大顺!做寿和庆生都是为庆祝老人六十六岁一年顺顺利利,身体健康!老人过七十三是正月初三过寿,亲戚朋友都送一条大鲤鱼,取意“鲤鱼跳龙门”,可以助老人逢凶化吉。老人过八十大寿是正月初八晚辈送块八斤的肉一起庆祝,取意一走发发发。古人云,七十三,八十四是人生一个坎,送个鲤鱼和肉帮助老人平安度过这两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