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都是按照阳历也就是公历算,不按阴历算,理论上没有闰月不闰月的。二O二O庚子年,阴历就有闰月,是闰四月,变成这年有十三次月圆,阴历有十三个月,有384天,比平时阴历年多了一个月,你可以看到,存单上的起息日和到期日,都是阳历的对月对日,比如2007年4月6日存入起息,存期一年,那么到期日就是2008年4月16日,根本不会考虑阴历有没有闰月的情况,就是按照一年期计算利息。
1、银行存款存一年,如果遇到润月怎么算?
存款都是按照阳历也就是公历算,不按阴历算,理论上没有闰月不闰月的。你可以看到,存单上的起息日和到期日,都是阳历的对月对日,比如2007年4月6日存入起息,存期一年,那么到期日就是2008年4月16日,根本不会考虑阴历有没有闰月的情况,就是按照一年期计算利息,还有一种情况,是闰年,也就是2月有29日,还是以上面那张存单为例,2008年是个闰年,有2月29日,但是也不会因此多计算一天的利息,利息还是按照年利率*本金计算。
2、为什么会有闰月?
为什么会有闰月?那就要先了解阴阳历法的不同,二O二O庚子年,阴历就有闰月,是闰四月,变成这年有十三次月圆,阴历有十三个月,有384天,比平时阴历年多了一个月。我国使用的历法有点复杂,不但使用世界公认公用的公历(阳历),也同时使用许多国家不用的阴历,干支历,我们平时说的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说的闰月是指阴历,不是阳历,也不是干支历,
我国在夏朝时就使用夏历,夏历就是阴阳合历。也即是在夏朝时,我国就创制有了阳历与阴历,阴历阳历是两套计算不同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阴阳历各有计算法,各有特点,阴历重月,只反映月亮运行周期,了解月朔望圆缺盈亏特点。阳历重年,阳历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特点,形成四季变化更替,寒热不同,
我国先人正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制了二十四节气而用以指农事与日常做作。知道阳历比阴历重要,但人又习惯于形象的月圆缺,于是使将阴阳历合到一起同用,但矛盾由此而生,同是十二个月,阴阳历的月日就有异,年差就十天以上,如何解决这矛盾?我国先人也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让阴历设置闰月,经过计算,使阴历十九年七闰,让阳历19年天数与阴历十九年天数基本相等,有误差也仅是一天。
阴历置闰月后,阴阳历合用就不会跑得偏,可有效控制了,不然阴历就难分四季与寒热了,闰月是人为造出来的,是为使阴历配合阳历而有必要设置的。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天数计整,所以平年阳历365,四年一闰年,闰年366天,月亮圆缺一次,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所以阴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有时有七个大月,一年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