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八卦确实有占卜算卦的功用。《易经》的中心内容主要讲的就是宇宙间万物的自然规律,算卦这个高深的学问到底灵不灵、准不准,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刚好有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很爱算卦,他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千年难题,张淦的卦具,是切成两半的小冬笋,张淦称之为卦瓣。
1、《易经》是用来算卦占筮的吗?
易是数字文化,或可称字母文化。用数字传第信系,说密码是当代人不懂的说法。乾一,坤八成对九,兑二艮七成对九,离三坎六成对九,巽四震五成对九,这些数字反復相配就是语言内容,代表万事万物,数字是掺不了假的。要比现在的数字文化早万年,比如电话银行卡,错一个数字就找不到对方,输错一个数字钱就划给别人了。有人认为卦象是结绳而制,也太小看古人了,
2、《易经》是说的自然规律吗?为什么有人说易经的内容是给人算卦,他们谁说的对?
《易经》的中心内容主要讲的就是宇宙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它的内容对世间万物,无所不包,其中的八卦确实有占卜算卦的功用。《易经》中的理、象、数、占,其中占卜以及象数理论都被后人用来做为人生预测等等方面,《系辞》中有“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卦中乾坤二卦有天,有地,有人,有万物。
3、你怎么看待算卦的预言,你认为准吗?
算卦这个高深的学问到底灵不灵、准不准,实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刚好有一个带兵打仗的将领很爱算卦,他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千年难题。这名将领名叫张淦,他曾在陆荣廷、白崇禧手下任职,历经军阀混战、北伐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一路凭战功,升至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第三兵团司令官。他认为自己打仗和升官没有什么其他奥秘,而是“占卦”占得好,因而被称为“罗盘将军”,
军统特工沈醉曾说:张淦的卦具,是切成两半的小冬笋,张淦称之为卦瓣。按张淦的说法,如果连卜3个阴卦(卦瓣俯面朝下),则诸事不宜,如果连卜3个阳卦,则为不好不坏。如果连卜3个巽卦(一瓣仰,一瓣俯),则凡事皆吉,张淦自己说,每次遇上吉卦,都逢战必胜。抗战爆发后,桂系党政机构逐步从南宁回迁桂林,要员们同时在桂林伏波山-叠彩山-铁锋山一带兴建公馆,
时任国民党桂系精锐第七军军长的张淦,从安徽抗日前线回桂林小住,也加入了选址建公馆的热潮。他另辟蹊径,看上了鹭鸶洲(今伏龙洲),1940年初的一天,一身戎装的张淦登上鹭鸶洲,恭恭敬敬将两片卦瓣合拢,往空中一抛,随着卦瓣每次落地,张淦总是激动地大叫:凡事皆吉-凡事皆吉!于是决定在这里建宅子。奠基后,张淦又觉得鹭鸶洲这个名字太村野气,未包含风水精髓,
他看鹭鸶洲四周之水如龙环转回顾,又处在伏波山与木龙洞之间,便改名为伏龙洲。1949年11月29日,我军南线大追歼开始,张淦带的2万余人,被我军一路追击,从玉林退到博白,企图从合浦海上逃跑,当晚,张淦又算了一卦,结果是吉相。此时,部队被追得很疲惫,张淦觉得我军最近的部队离这里也有百里,今晚不可能赶到,于是放心睡觉去了,
到了半夜,突然周围响起枪声。张淦慌乱起身,大家以为他要逃呢,结果他又拿起卦算了起来,算完后,张淦笑着说,不用怕,一会儿必有援军赶到。话刚说完,真有一股部队闯进院子里,但不是他的援军,而是解放军,后来,跟他关在一起的沈醉还笑着问他:“你不是会占卜吗,怎么没算到会被解放军俘虏?”张淦叹了口气,说:“这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
4、古人是如何利用术数之学算命的?
最早期的有龟甲占、贝壳占、骨占,有蓍草占,后来又相术、揣骨术、风水(堪域)术、抽签算命术、小鸟叨卦术,以及马前课、风角术、六爻、梅花易术、八字命理术,和紫薇斗数、大六壬、奇门遁甲术,等等,还有《易经》原理派生出的其它民间方术和宫廷密术,这些从《易经》原理衍生的很多术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预测命运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