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在专门说媒的变的越来越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农村的情况比较复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也不太一样,象我们这儿,从事说媒工作的人并没有减少,相反都成一种职业了,一年能说成三个,都相当于在外打一年的苦工钱,既不出苦力,经常热情招待,生怕当媒的给别人家说去,要尽量迎合媒人的要求,担怕慢待了人家。
农村现在说媒的人还多吗,为什么?
农村现在说媒的“专业”的并不多,倒是“媒婆”变成了“媒人”,且都是业余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这也难怪,媒人本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个职业。又有“无媒不成双”的“古训”,因而这个职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农村“男多女少”等原因导致农村青年“娶媳难”,专业媒人由于人缘广泛,掌握着大量未婚或二婚女的信息,那些年龄大的、娶媳难的都会找上门去。
两三年前,这些媒人的“酬劳费”2一5000元不等,且由男方掏钱。现在就不同了,我们这里起步价5000元,还要衣服从头换到脚,并送上烟酒等“四色礼”。这还是亲戚、朋友,如其不然,按商定的彩礼10一15%提取说媒钱。彩礼动辄十八万以上了,再让人家抽钱,这不是变相增相彩礼钱吗?的确,这种怪象,正是一些农村高价彩礼的一个原因。
即使娶妻再难,总得给孩子成家。这“专业”媒人很多家庭便通过七大姑八大姨,能连上点亲戚关系的都找。婚事说成了,这媒人可不是一个了,至少有两个,即“中间人”找的媒人。谢媒的事,也得两份,还是衣服从头换个脚,“四色礼”,并每人至少呈上2000元。不过因为都是亲戚的亲戚,也会多少退一点。算起来,比专业媒人“划算”的多了去了。
因此这一媒人的新群体颇受青月来还在日益状大,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娶难的问题。不过也有男女双方“通吃”的个例,这也加剧了一些亲戚间关系紧张的不良现象。大部分农村毕竟还不是很富裕,特别是边远山区,儿子的一场婚礼掏空了全部的家底,还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又有过高的媒人“酬劳费”,横插一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现在农村是说媒的多,还是自由恋爱的多,为什么?
乡村里最热门的话题便是儿女娶嫁之事。从年前腊月二十日起至翌年正月元宵节,这段时间,除了大年三十初一外,几乎每天都有娶亲、嫁女、订亲、相亲等喜事,仿佛这段时间约定俗成了农村婚嫁订结的专属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男女青年大多数人都是在外打工就业,只有每年春节才一起回家集合。现在农村婚嫁适龄青年中男多女少,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局面已然显现,彩礼也随之水涨船高,订亲礼金10万保底,高的有二三十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