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钰”这个字怎么连笔写好看这个问题,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关于“容”、“抛”和“库存”连笔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从法帖上搜集了古今书法大家们写的以上四个字的连笔字,吾认为都很好看,现展示给题主,图片上王羲之写的“我”字,下为智永写的,“我”字。
1、“钰”这个字怎么连笔写好看?
谢谢邀请!关于“钰”这个字怎么连笔写好看这个问题,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在《书法大字典》和相关法帖中,这个“钰”字的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的频率是极少的,可以说,只在法帖中搜集到两个草书“钰”,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古今书法家们在书法创作时,极少用到“钰”字。关于“钰”字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的写法,我准备把这四种书体的“钰”字完善一下,
2、“容”、“抛”、“库存”这几个字的连笔字怎么写好看?
谢谢官方邀请!关于“容”、“抛”和“库存”连笔字怎么写好看这个问题,我从法帖上搜集了古今书法大家们写的以上四个字的连笔字,吾认为都很好看,现展示给题主。请看下图:上图为“容”(草书)字的连笔字的九种风格的写法,都是出自古今书法大家之手笔。上图为“抛”(草书)连笔字的四种写法,都很有韵味,线条丰富,技术含量高。
3、草书我字是如何演化而来,大家如何理解这个字?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草书我字是如何演化而来,大家如何理解这个字?”我直接告诉大家答案,“我”字草书的写法,是从章草的结构中演化而来,而笔法完全今草化了。章草又是从隶书演化而来,所以“我”字直接演化于章草的结构,一个小小的“我”字草书的写法,却隐藏着大大的一场书法演变的记录,这就是王羲之在继承草书的时候,他是从章草和今草两个方面进行继承的,而且把章草化为今草,也是它改革书法的一个步骤,“我”这个字,就承载了王羲之在书法改革当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活的记录。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草书《奉酬约之见招》中的“我”字的写法例如下面这个字是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草书《奉酬约之见招》中的“我”字的写法,这个字的写法就是典型的章草结构,笔法又完全都是今草的笔法,汉字的书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草书也是相对而言的。例如,隶书相对而言就是篆书的草书,在隶书之中又产生了章草,章草又是隶书的草书,
在产生章草的时候也产生了楷书、行书和今草。例如三国时代东吴的书法家皇象,他的草书就叫章草,下面这个《文武帖》就是皇象的书法,章草的书法就是这样。三国时代东吴书法家皇象的章草《文武帖》但是汉字的草书虽然在南方有皇象这样的章草,同时在北方还有张芝的草书,张芝的草书又叫一笔书,他的草书非常的流畅,是另一种书法,这种书法发展到后来被王羲之改造之后,就成为草书中的主流书法叫今草,
实际上,就是在皇象时代,草书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光是只有皇象的章草这一种写法,例如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东吴时代的木牍就有草书,却不是章草,更接近于今草。“长沙走马楼出土三国东吴时代的草书木牍所以在草书系统里它有两个体系,一个是章草,一个是今草,这两种草书是并存的,而且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草书继承,例如在隋代还出现了《出师表》这样的一个章草书法作品,
而事实上,在隋代章草这样的书法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章草并没有成为草书中的主流,而草书系统里又遗留了一些章草的痕迹,例如我们最早看到的王羲之写的“我”字,就是完整的继承了章草体系里边草书结构的写法,然后“我”字的这种写法,又传给了智永,智永在他的《真草千字文》中,也是跟王羲之的“我”字草书写法是一个体系,一个样式,
王羲之“我”字的草书写法,是来自于章草的继承再后来这个字,在唐代在宋代,在元代一直这样流传下来了,例如在怀素、黄庭坚、赵孟頫、鲜于枢、明代文征明的草书里,“我”字都是依据王羲之章草的写法来写的。为什么“我”字的写法继承了章草,而其它的字不是章草的写法呢?这是因为,继承有一个规律,就是它是按照系统来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