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大理国的始祖叫段俭魏。如古代一家有兄妹五人,老大取名栋,老二名字为烽,老三名基,老四名钰,老五为冰,明朝皇帝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按五行辈份相生取名,南诏国的国王的名字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儿子的姓是父亲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比如刚才说的阁罗凤,他的父亲叫皮逻阁,而他的儿子叫凤迦异,他的孙子叫异牟寻。
1、为什么大理国贵族父子间名字常有相同的字,看起来像兄弟间的名字?如段正某,段思某等?
这个问题有意思。本文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先来看看大理国的历代国王,前大理期间,前四个国君都是思字辈,但是他们却不是兄弟,而是父子、兄弟的关系,也就是说父辈用了思字,子辈还是用的思字。随后一连五代都是用的素字辈,到了后大理时代,一连三代都是正字辈,然后又是三代智字辈。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为什么大理国王的字辈跟中原的不太一样呢?我们得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点,
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大理国的始祖叫段俭魏。据说大理段氏的先祖是春秋时候跟郑庄公争权的弟弟共叔段,后来有一支流落到了武威郡,曾经在汉朝的时候出了个大官--太尉段颖,在唐朝天宝年间,杨国忠派人进攻南诏国,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南诏国的国王的名字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儿子的姓是父亲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比如刚才说的阁罗凤,他的父亲叫皮逻阁,而他的儿子叫凤迦异,他的孙子叫异牟寻,
2、按辈分怎么起名?
辈份相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族里,每辈依次取五行相生中的一行为名。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同一辈人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如古代一家有兄妹五人,老大取名栋,老二名字为烽,老三名基,老四名钰,老五为冰。一家人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和谐相生,一般情况下,五行之间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数理学家认为人的姓名也可以由五行划分,如钟、钱等姓属金,杨、李等姓属木,江、黎等姓属水,耿、炎等姓属火,垣、墨等姓属土,同样,名字中用刚、利等字属金,艺、营等字属木,鲜、云等字属水,明、昌等字属火,山、珍等字属土,
明朝皇帝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按五行辈份相生取名。明朝皇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外,以下按五行相生关系依次取名:成祖——朱棣(木)孝宗——朱祜樘(木)仁宗——朱高炽(火)武宗——朱厚照(火)宣宗——朱瞻基(土)穆宗——朱载垕(土)英宗——朱祁镇(金)神宗——朱翊钧(金)宪宗——朱见深(水)光宗——朱常洛(水)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完成一个轮回,然后又是水生木,开始第二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