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所述“好念经”与“会念经”应该算异曲同工吧,只是“好念经”多了层意思,在这段句子里面,“好”的词性除了形容词,还应该有个词性是“助动词”,当词性是形容词时,与会念经一样,可以理解为,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当词性是助动词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成了“要念经”,“该念经”或“得念经”了。
1、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记得还有种说法“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题所述“好念经”与“会念经”应该算异曲同工吧,只是“好念经”多了层意思,在这段句子里面,“好”的词性除了形容词,还应该有个词性是“助动词”,当词性是形容词时,与会念经一样,可以理解为,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当词性是助动词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成了“要念经”,“该念经”或“得念经”了,
说到这里,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点,1,区域层面的不同,外来的和尚带来了新的理念,这个解释也适合去外国的中国和尚;2,为外来的和尚提供合适的念经环境,“他得”,“他要”或者“他该”念经了,这个解释同样也适合在外国的中国和尚老漁以为,国内的和尚其实也是很有水平的,如“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在考验僧人悟禅时的定力;“两个和尚抬水喝”赞扬了僧人间的协调性;“一个和尚挑水喝”说明了出家人的艰辛。
2、和尚在庙里念经真的是慈善吗?如果都像和尚去念经,谁去种庄稼?
如果谁都去当老师的话,谁去种地呢?和尚如果是真的修行的话,他们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释迦牟尼佛是世上最有智慧的圣者觉者。寺院的和尚念经相当于做功课,如果有人向他们学习的话,他们就相当于众生的老师。当然假和尚除外,当老师的也有道德败坏的,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智慧。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是佛弟子,怎么鉴别取决于你内在的智慧。
就像一个小学生如果像一个大学教授请教的话,小学生因为太过无知,完全理解不了大学教授教的是什么。原则意义上讲,和尚真正教的是众生如何解脱生死轮回的法门,但大多数众生都与此无智慧,他们在人生的苦难中自得其乐。然而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稍纵即逝的人生,他们也不会在苦难之中,泪水之中,挣扎之中荒废一生。不知求解脱道,
一个人永远无法从别人身上看到比自己更多的东西。他的才智全然决定了他所能及的范围,假如你是个低能儿,哪怕他们的才智超人,对你也毫无作用。你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他们个性中最为平庸的一面,你能否认识和尚的价值,你能否认识佛陀的智慧,你可能会对他们充满偏见。认为他们是懒汉,佛陀在树下参禅,是你所无法理解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愚蠢的,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有智慧。狗最大的幸福就是吃饱穿暖淫欲,如果人类的追求也是吃饱穿暖淫欲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类之所以璀璨,是因为人类还有精神上的追求。画家,音乐家他们都没有种地,但是为什么受人尊重?因为真正能够从事精神创造的人是非常有才华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愚蠢的,也没有什么智慧,所以只能种地。
但是我们愚蠢的人尽管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正是因为人类有很多高智商的人,有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文学家,乃至人类智慧的觉者,佛陀的智慧,我们才能享受精神的盛宴。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启迪,人类的精神也需要吃饭,而和尚真正的高僧大德,不过是佛陀的弟子而已,你若真的有内在的智慧,你才能识别他们的价值。你若是个低能儿,哪怕他们的才智超人,对你也毫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