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杨国忠家族祸乱大唐是没有根据的,杨国忠不是什么忠臣,但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奸臣,他和唐玄宗时代大多数的宰相一样,喜欢玩弄权术,也贪财,这是玄宗时代所有手握大权的宰相们的共同特点,比如姚崇、宋璟,号称开元年间的好宰相,但他们其实也经常玩弄权术,打击异己,并且也都不是什么廉洁的人,而天宝年间比杨国忠要臭名昭著的是李林甫,号称口蜜腹剑,但事实上,排除道德上面的评价,姚、宋和李林甫包括杨国忠,都是属于具有某一方面的非常突出的行政能力的人才,用古文说叫“吏干”。
李隆基宠信的奸臣是怎样毁掉大唐的?
唐玄宗李隆基早期的表现可圈可点,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氏一放,为自己争得了储位;上位后又发动了先天政变赐死了太平公主,巩固了地位;然后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重用姚崇、张九龄等人,开创开元盛世,使大唐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到了后期开始沉迷酒色,懒于政务,贪图享乐,亲小人远君子,使自己制造的辉煌盛世在自己手中黯然失色。
1.李隆基运用的第一个奸臣就是接替名相张九龄的李林甫,李林甫是口蜜腹剑的人,在位期间,排斥贤良,欺上瞒下,闭塞言路,使朝纲紊乱,政治混浊,这样的奸佞独揽大权达十九年之久。李林甫精通溜须拍马术,惯于收敛钱财,李隆基心知肚明,但为了充盈国库也只能听之任之,而李林甫为了减轻中央财政负担,将军事、财政大权下放到封疆大吏手中,使地方的节度使有了实权,此举动摇了国本,让地方军队的战力超过了中央。
还反对文臣出将入相(在朝廷是文职,到边疆是武将),利用胡人镇守边关,导致心怀鬼胎的节度使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安禄山趁机经营河北地区,天长日久,积蓄了能与中央叫板的军事实力,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大患。2.李隆基用的第二个奸臣是杨国忠。李林甫死后,李隆基又开始重用外戚,由于宠爱杨贵妃,有爱屋及乌的心理,就安排杨氏家族人员到各个重要岗位任职,杨贵妃的堂哥杨国忠官至宰相。
杨国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发动了两次对南诏的战争都铩羽而归,不仅劳民伤财,还使成千上万的将士兵死于边关;杨国忠跟安禄山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频频在玄宗面前告安禄山要谋反,妄图借刀杀人,除掉安禄山。终于导致了安禄山提前发动了安史之乱,而在叛军进攻潼关时,杨国忠又因与军领统帅哥舒翰有矛盾,害怕哥舒翰立功,处心积虑地让玄宗下令哥舒翰离开固若金汤的潼关,主动出战,最终导致20万大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