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间,什么动物明显进化了?
1、人类最明显的就是身高进化了,一百年前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61公分,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50.2公分。去年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69.7公分,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58公分。再看看那些已经成年的零零后男生,一个个人高马大的,平均身高至少也有175公分了吧,也就是说,人类的身高还在不断的进化当中。
除了身高,人类的寿命也进化了,1981年中国人均寿命只有67.77岁,到了2015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6.34岁。还有体温从原来的37摄氏度,下降到了36.6摄氏度。手臂上出现了新动脉,智齿逐渐消失,口腔开始缩小等。以上这些都属于人类这一百年来的进化。2、蚊子以前的蚊子飞不高,五楼以上基本上就看不到蚊子了。
可是现在呢,随着高楼大厦的出现,蚊子也跟着进化了,我家住在十七楼,以前从来没在家里见过蚊子,而最近这几年经常能看到一两只。蚊子没有进化出更强壮的翅膀,而是改变了大脑算法,识别出了城市里大量的上升气流,并且利用上升气流,从而飞得更高。而且南方的蚊子这几年好像都不怕冷了,以前夏天只要把空调打开,就一只蚊子也看不见,这两年开着空调还是有一两只在那飞。
今年是最夸张的,最近这种天气还有一两只蚊子在我房间里徘徊,按照这个进化速度发展,我怀疑蚊子很快要“成精”了。3、大象无牙大象越来越多,二十多年前,在非洲北部的一个国家莫桑比克,由于连年战火,很多大象都被猎杀了,目的就是它们的象牙。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雌性非洲草原象出生时没有象牙,比例高达51%。(没有猎杀的环境下只有3%左右的雌性非洲象不会长象牙。
)在南非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而且更为严重,在阿多大象国家公园里的174只母象,竟然有170只没有象牙。大象进化成无牙象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让人类不再猎杀它们。4、鳕鱼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捞,鳕鱼似乎正在通过让自己进化出更小的体型来逃避捕捞,过去30年里,鳕鱼的平均体型缩小了20%。5、猫头鹰在一百年前,灰色品种的猫头鹰明显要多于棕褐色,由于天气异常,全球变暖,棕褐色的猫头鹰越来越多,灰色的越来越少。
古代的六畜包括狗,为什么今天狗不是六畜了?
狗过去是六畜,现在是六畜,将来仍然是六畜。狗的六畜属性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定下来的,民族的文化传承不是所谓的专家一句话就可取消的,更不是那些洋文化可以改变的,如果强行改变,那就是崇洋媚外 数典忘祖的可耻行为。这和裹小脚 留长鞭不同。这两种行为一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极不人道,三是并没有几千年的底蕴,并不是一种文化传承,这些跟狗的定位不搭边。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有狗,现在一个村也见不到几条狗,为啥?
因为你是外星人,所以说你看不见农村的人养的看家护院狗。以前农村人养狗,沒有栓起来的习惯,都是散养,所以那时候的农村狗是成群结队的在村里,田间地头乱跑乱窜。现在不是那样了,现在的农村家里都有高门大院,不像以前是没有院墙敞开的。所以现在农户养狗都在自家的院子里,负责看家护院,不允许它们再到处乱跑了。所以题主会说现在农村养狗的少了。
农村俗语“牛马年,广收田,狗猴年,饥荒连”事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谢谢邀请“牛马年,广收田,鸡猴年,饥荒连"的农村谚语由来已久。历史上农民多是以农耕生产为生,靠天吃饭,受天文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在不同的农村不同的地区,其说法也略微不同。一,我们这里开封农村流传的是:“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那二年。大致意思都是说,牛年马年里风调雨顺,庄稼生长比较好,有个好收成,而鸡年猴(狗)年,天不是旱就是涝,庄稼收成便不是很好,粮食少闹饥荒。
二,十二年为一甲子,十二年份大多是会有好有坏,逢牛年马年,天气总是风调雨顺,庄稼往往有个好收成,而鸡猴(狗)年,经常遇到自然灾害频发,降水偏小或者偏多,使庄稼收成不好。久而久之形成的谚语。 三,牛和马都是农民从事农耕生产主为,农民偏爱牛和马,有感情的成分。猴和鸡及狗,是不帮助农民生产粮食的,反而是吃粮食的,有种偏见,即使牛马年收成不好,农民对牛马的印象也比其它生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