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是个农民,也没去过较远的地方,对于正月十五这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也说不上来,就说一说俺当地的习俗吧。做萝卜灯的日子,在我们这里也是有讲究的,做萝卜灯只能选在今天做,也就是正月十三这一天,现在人们基本都是用一些长牙签,外面缠上棉花做灯芯。
1、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问: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因为元宵节是农历年当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上元节。在很久远的过去,元宵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在封建社会,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百姓家的女孩子都不能随便出入家门,更别说到你先热闹的场合,可是元宵节这一天晚上却可以随便的出来接灯游玩,于是一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了元宵节。
我们北方农村的元宵节有很多的讲究,第一件事就是做萝卜灯,现在的人们很少有做萝卜灯的了,大家为了简单省事,买了那些短小的小红蜡烛,代替了萝卜灯,记得我小时候,做萝卜灯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小孩子们都喜欢做。把红色的胡萝卜洗干净,切成段儿,把胡萝卜中间的瓤抠出来一些,做萝卜灯当然需要灯芯,我小时候的萝卜灯芯都是用玉米秸秆的皮,外面缠上棉花,插胡萝卜瓤上面。
然后将蜡块融化,将燃烧后的蜡油倒在胡萝卜瓤里面,现在人们基本都是用一些长牙签,外面缠上棉花做灯芯。傍晚早早的点燃这些萝卜灯,在门的两边各放一个,这意思是给已故的老祖宗照着亮,让老祖宗们回家过元宵节,做萝卜灯的日子,在我们这里也是有讲究的,做萝卜灯只能选在今天做,也就是正月十三这一天。因为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做三不做四,做四出秃子,
意思就是说,做萝卜灯只能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做,明天如果做萝卜灯,家里的孩子,头上就不长头发,可能会长成秃头。当然,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是老辈人的传统说而已,下午的时候,男人们也会带了这些萝卜灯,还有香烛和鞭炮,早早的去上坟,我们这里叫做送灯。其实就是去请家祖宗们回来过元宵节,在坟前也要把这些萝卜灯都点亮,
2、正月十五这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为什么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对于正月十五这个元宵节的过法,相必也各有不同。咱是个农民,也没去过较远的地方,对于正月十五这天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也说不上来,就说一说俺当地的习俗吧!这里是潍坊市临朐县的农村,这边每到正月十五时,提前好几天就扎花灯、排高跷,放烟花(今年不允许,或许有指定场所),组织秧歌队,举行文艺汇演,还有彩车游行等节目,
县城街道两旁,各种彩灯琳琅满目,猜灯迷、看字画,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十五这天,也同全国各地一样,元宵(或汤圆)是必须要吃的;还要摆起香案,放上供品,燃起香烛,祭拜天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天,要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父母也早就嘱咐过;等到十六这天,才是回娘家的好日子,无论出嫁多少年,只要父母在,这天都要回来看望二老。
3、在你的家乡,正月15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具体该怎么过?
可以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的热闹气氛不亚于大年三十,首先说这踩高跷扭秧歌是必不可少的,这天的秧歌不但白天扭,晚上扭的更欢,因为大队要在这天晚上沿村中心的街路“放路灯”,这也是大队多年的习俗。早先的“放路灯”,可不是用电的,而是用锯末子和柴油拌在一起点燃后能燃起半米高的火焰,这就叫“放路灯”,“放路灯”的寓意就是走向光明大道的意思,一切污秽的东西无法藏身,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子也会过的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红火。
“放路灯”的材料由大队统一发放,能领到“放路灯”材料的,仅限于大队主要中心街路两边的农户,农户领回材料,先把锯末子在自家门前一堆一堆地均匀地而且必须和邻居家锯末子同等距离地连起来放好,完后再拌上柴油,只等大队广播喇叭一声令下,大家便在同一时间一起点燃,这时你就会看到两排和村路同等长度的“火龙”喷着半米高的火焰在熊態地燃烧着,场面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