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二、刘伯温要说在开国功臣之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刘伯温。(刘伯温塑像)刘伯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刘伯温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曾询问刘伯温,朱家的江山可以维持多久,刘伯温是一个神人,在早年的时候,朱元璋就领教了刘伯温的厉害,所以在刘伯温的坟里见到这几个字之后,朱元璋并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书中的话会应验到他的身上。
1、明朝刘伯温到底死在哪里?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刘基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刘基,字伯温,他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通晓经纬之学,还是一个出众的文学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他辅助明太祖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伯温关于刘伯温的死因,有说其被胡惟庸毒死,有说是朱元璋处死的他,这里就其为病亡来回答一下所谓其死在哪里这个问题。
病亡这一种说法的主要内容是在刘基曾在朱元璋洪武八年的(1375年)正月下旬感染了风寒,尽管皇帝让胡惟庸派太医诊治,但是吃了药以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刘伯温感觉自己的身体没有好转,也因为如此后世在研究刘伯温的时候就有了胡惟庸毒杀刘伯温的这种猜想,到了该年的三月下旬,他的病情加重,甚至已经无法行走了,不得已之下刘伯温选择向乾隆告病回家,
他心灰意冷,卧床不起不进药石,只是保持着正常饮食。刘伯温塑像身体每款欲下,刘伯温把儿子叫到身前告知自己的遗嘱,即使虚弱如此他还是心细国家朝政未来,他相信胡惟庸病亡以后皇帝一定会在想起自己,所以他对次子刘璟说了一番关于如何治理朝政的话,希望儿子到时候转告给皇帝,希望帝王能以身作则,施行仁政,简化法律,以德治国,从而让民众信服,让国家安定,这样上天也会庇佑国家,
故里照片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病故于故乡青田县南田乡,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被家人葬于乡中夏中之原,参考文献:[1]陈梧桐.刘基死因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04):35-45.[2]《明史》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徐蜀编,2004[3]刘基事迹考述[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杨讷著,2004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和李齐慧个人简介:和李齐慧,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季我努学社记者团成员,曾参与学社重大项目李顿调查团资料整理。
2、刘伯温的故居在哪里?刘伯温有后代么?
刘伯温故居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明史·刘基传》记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刘基晚年告老还乡居住的地方就是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的住宅,1375年4月16日他在这里逝世,真称得上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殁于斯,
刘基故居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故居和诚意伯庙、书院、刘基读书路、聪明泉、刘集墓(刘基高祖墓)、天葬坟、白鹤仙桥、武阳亭、云来亭、故里纪念亭、盘谷亭、辞岭亭、擎天亭、官刺吏墓、刘貊墓(刘基次子刘璟后),刘璟祠、刘琏祠等等人文景观,金龟山、宝剑山、七星落垟、寿桃山、马尾瀑、亢五峰、神仙崖、仙叠岩、老龟寿崖、老鹰岩、龙壁洞、石馨洞等自然景观,共同组成了整体的刘基故里景区,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因为政区沿革变化引发的问题,那就是刘伯温在他的时代不是温州文成人而是处州青田人(今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文成县是1946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而成,以刘伯温的谥号“文成”来作为县名,刘伯温的家乡南田正是在这时被划入温州的,所以,我们不能追溯刘伯温为温州人,但也需要明确其故居的地理位置现在在温州。
刘伯温有后代,其后代中的一部分承袭他的诚意伯的爵位,有一个由文臣逐渐向武臣过渡的过程,并与明朝相始终,刘伯温长子刘琏,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刘伯温次子刘璟,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明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