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白天受到惊吓,例如爸爸妈妈大声吵架或斥责孩子、被小伙伴的恶作剧吓了一跳、被突然跳出来的小猫小狗吓了一跳、因为电视节目中的恐怖画面留下了心理阴影,都会导致孩子做噩梦,在噩梦中哭着醒来,现实环境因素则是指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切身地感受到了不适,例如太热了、纸尿裤不舒服了、手脚卡在婴儿床的栏杆缝隙中、被蚊虫叮咬了等等,这些不适也会映射进梦境中,给家长一种孩子是因为做了什么噩梦才哭着醒来的错觉。
其实,你不妨查看一下,孩子有没有真的“不舒服”,②孩子睡觉时动来动去很多孩子睡着的时候都很“不老实”喜欢动来动去,家长观察孩子睡眠状况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地说,“孩子是不是梦到在赛跑/打架了?”,其实,孩子的神经非常敏感,周遭环境的一点点变化(成年人感受不到哦)都会在他们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中有所反馈,家长发现孩子睡得不老实,也不放先查看一下,环境中是否有让孩子不适的因子存在。
3、孩子做了不好的梦,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依恋理论表明,早期养育中亲子关系是核心是情感的支持和同理,既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求助的人是父母,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也是父母,亲子关系的基础便建立了!这个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将来找寻伴侣建立自己亲密关系的前提!由此可见,孩子做梦与否,美梦噩梦与否,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孩子向我们示弱时,父母不是示威,展现自己与孩子相比多英明神武,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共情!告诉孩子:做噩梦对他/她而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太不容易了!谢谢孩子第一时间告诉你,跟你分享这份难受!这样,向孩子传递了几个潜台词:1..在父母面前,既能报喜也可报忧,负面情绪不会被隐藏和压抑;2.无论遇到大小困难,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都会获得支持,学会向他人求助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3.父母接纳孩子的脆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从而产生更多的自我认同,
4、小孩做梦、爱哭,怎么回事?
小孩做梦爱哭有多重原因引起,如果孩子比较小,神经系统发育没完全成熟,宝宝白天如果玩的太嗨,造成疲劳,精神紧张,脑神经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下入梦,有时候会说梦话,有时候会哭,应为孩子运动量过大,消耗体力,妈妈可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营养补充能量,安排孩子规律睡眠,睡前不要看或玩刺激和恐怖的电视,尽量让孩子安静下来,避免孩子激动,如果孩子醒来还在哭闹时,妈妈可多做安抚动作哄孩子睡觉,让孩子有安全感,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紧张,白天看不到爸爸和妈妈会感到没有安全感,通过大脑传递信息储存记忆,晚上也会做梦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