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不是小米9下巴小,而是小米8下巴太大,所以提升比较明显。小米9的“最美小下巴”小米9的下巴相比于之前手机型号已经小很多了,你要是看了小米8的下巴,就知道小米9有多良心了。按照雷军提供的数据,小米9的下巴宽度为3.6mm,相比于小米8提升了40%,那么小米8的下巴足足有6mm。
小米9的“最美小下巴”为什么还这么宽?
小米9的“最美小下巴”是小米自封的,其他厂家可没同意。而且我觉得这个最美小下巴只是相比于小米自家产品而言,和其他厂家比较并不占多少优势。从手机厂商角度而言,下巴做的越小,所需的成本越高。到如今一年半过去了,依然没有几款手机下巴宽度与iPhone X相当,更别说超过了,小米9同样没做到。小米9的“最美小下巴”小米9的下巴相比于之前手机型号已经小很多了,你要是看了小米8的下巴,就知道小米9有多良心了。
按照雷军提供的数据,小米9的下巴宽度为3.6mm,相比于小米8提升了40%,那么小米8的下巴足足有6mm。而这还是不算屏幕边框的情况下测量的,如果加上的话,达到8.1mm。总感觉不是小米9下巴小,而是小米8下巴太大,所以提升比较明显。但是小米做到这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又要控制成本,又要做的好看,算是最终博弈的结果。
小米9的下巴以大局为重当初iPhone X推出时,刘海虽然丑,但是却被各厂家学去了。反而其下巴上的精髓却没几家学会。如今也就OPPO Find X和华为Mate 20做到了,其他厂商还在努力接近中。此次小米9依然没有达到iPhone X的下巴宽度,仍是出于成本考虑。小米9定价在三千元档,虽然有所涨价,但是很多硬件配置也进行了升级。
而为了区区更窄的下巴,将价格拉的太高绝不划算。小米只要肯花钱,也能做到下巴更窄,但是那样价格上涨势必更多。虽然雷军口口声声说小米不在走性价比路线,但是依然不敢涨的太过,那样容易崩盘。倘若小米未来能在四千元价位站住脚跟,那么下巴这点还可以做的更好,如今还是大局为重。当下巴窄到一定程度后,每提升1mm都十分艰难,花费的成本更高。
国产手机的刘海屏为什么还是有很宽的下巴?
步入2018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陆续推出的新品都开始跟风iPhone X,采用“刘海屏”设计,比如说即将发布的华为P20、OPPO R15、Vivo X21、一加6以及小米7等,几乎安卓阵营内所有主流厂商都会推出“刘海屏”,除了三星这个国际巨头以外。那为何大家都会如此热衷于刘海屏呢?这其中不乏有着一些黔驴技穷的意思。
众所周知,全面屏设计从去年开始兴起,并逐渐演变为主流趋势,那么到了今年,这一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突破。厂商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必须寻求新方案,但想vivo APEX概念机那样的真正全面屏,不仅量产极难,而且价格成本也极高,那么此时,iPhone X的“刘海屏”就提供了另外一种不算太好的方案,再加上这几年模仿苹果已成习惯,大众也能接受“刘海屏”这一设计了,所以自然大家都用上了。
但是,有许多眼尖的用户就发现,国产厂商推出的“刘海屏”新机完全和iPhone X不是一个味道,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iPhone X的刘海屏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屏占比而设计的,它融合了苹果花费几十亿美元成本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内置了多个精密复杂的元件结构来实现Face ID功能,同时,系统方面还详细进行了适配,创新增加了手势操作功能,更好的发挥了刘海屏的长处。
而国产厂商推出的刘海屏新机,可以说只停留在提高屏占比上,除了上面搭载前置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以外,别无他物,没有一丝新意,然后还宣传道:“我们的刘海比iPhone X的更小更紧密,颜值更好看。”,那当然了,缺少了Face ID那么重要的功能,自然更小了。另外系统上也只是简单的对图标显示进行了优化,软件适配和新功能还为彻底见到。
第二个方面,iPhone X保留了“刘海屏”但完全取消了下巴,这一点能让人接受,但如今大家推出的新品是既有“刘海屏”又有下巴。而这其中的原因则涉及到成本原因。手机屏幕在进行封装时,面板底部有一排驱动IC电路板,负责帮助屏幕组成图像。iPhone X在这方面则采用的是独家定制的封装工艺,是苹果与三星仔细合作后,三星为苹果定制了柔性面板,可以使iPhone X将这一部分电路板直接弯折到屏幕背面,这样就使得手机满足取消下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