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骨相清奇为贵,体肥肉丰为轻”,书法如何写出骨相美,一句话——要学会王羲之的“骨法用笔”。据说骨相能反映人的性格与耐力,属于遗传方面的东西很难改变,性格开朗豪爽,喜欢柳楷并且书写功夫很好的人练写骨相美的字较容易。
1、如何改变一个人颜值?
颜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人气质状态的体现,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展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那仅仅从外貌上去装扮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从心理层面上去调整和改善。一个人注重自身修养,通过看书去提升自身内涵,与人沟通修正自身的心境理念,丰富阅历去磨砺自身的心性,整体的心境改变了,才能改善精神面貌,作为感官动物的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能打动人心,优雅的谈吐,得体的行为举止,总是外貌不是很好,也能给人很好的感觉,起到淡化最初外貌修正客观印象的作用。
2、如何让书法具有骨相美?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骨相清奇为贵,体肥肉丰为轻”,书法如何写出骨相美,一句话——要学会王羲之的“骨法用笔”,字如人,骨法用笔则多体现内在筋骨,仿佛把多余的血肉都剔除掉了,留下最本质的东西。“骨法用笔”专门理解呢?魏晋时人以瘦为美,在“秀骨清像”的外形审美要求以外,尤其强调内在的精气神与风骨,
用到书法上来讲,操笔如操手术刀,运笔之中多以锋尖杀纸,形成刚健劲挺、瘦硬通神的笔画,体现在字上,不是柔媚丰盈、棉如墨猪,而是遒劲清瘦、精神矍铄。举例来看,图一《晋·王羲之·奉橘帖》“百”字就是骨法用笔,而图二《宋·吴说·合中帖》“百”字则看不出风骨,再如图三《晋·王羲之·何如帖》“白”字也是骨法用笔,特别是右边转折处能体现,而图四、图五《宋·苏轼·赤壁赋》中“白”字就写的体态丰盈,略显微胖了。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书法家用骨字来概括笔力,崇尚多骨的书法力的美。最后再来看一例,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一点:《晋·王羲之·集王字圣教序》受字:《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前者是骨法用笔,后者是裹锋(骨肉一体),
书法作品中的字体能否有骨感或骨相美,和书写者性格、审美、写字功夫有关。性格开朗豪爽,喜欢柳楷并且书写功夫很好的人练写骨相美的字较容易,我们在写骨相美的字时常常会出现笔画扁平单薄,其原因是笔中墨少,笔锋扁平所至。写骨相美的字还应该注意笔画的张力,有张力的笔画使人能感觉到字的生命力!以上为个人拙见发几张习作权当抛砖引玉!,
3、讀書能改變人的骨相嗎?
据说骨相能反映人的性格与耐力,属于遗传方面的东西很难改变。但是读书是获得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常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不少的人通过读书,开阔眼界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走出了困境,改变的人生,例如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出身卑微,贫寒由于勤奋刻苦好学,成为名人,当代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长相像马车夫,高考落榜,后来通过夜大学习,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