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皋陶,也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传说皋陶的外貌青绿色,就像一个削皮的瓜;他的嘴唇像鸟喙,这是至诚的象征,能明白决狱,能洞察人情。随着社会上科学进步的发展,现在的网名有很多,“六地平安,八方来财”,这就是我家乡地名的来历,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讲解,了解这段历史并记住我的家乡“六安”,这是个特别美的地方,有山有水有好茶,有风景名胜,有美味佳肴,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等着大家,欢迎来这里做客。
1、你的家乡地名,有哪些有趣的来历?
谢谢邀请。我是一夕谈,我来和大家谈谈关于我的家乡安徽六安这段有趣的历史,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说到六安,很多人首先容易读错的是名字,“六”在这里读(lù)。六安这座小城,能被大家所熟知,源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当然今天和大家说的不是茶,是关于六安这个名字的来历和故事。六安又称“皋城”,这个名字得缘于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皋陶(yao)”,(好吧,我承认我们这里的地名人名都容易读错),熟知皋陶的人都知道,他是尧舜禹时期重要的人物,与尧舜禹齐名,是上古四圣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司法鼻祖”,
关于皋陶,也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传说皋陶的外貌青绿色,就像一个削皮的瓜;他的嘴唇像鸟喙,这是至诚的象征,能明白决狱,能洞察人情。在任舜的大理时,制定了五刑之法,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便把他封于皋,所以繇又叫皋繇,上古“陶”字读yao“繇”与同,所以又写作皋陶。
舜死后,禹继位,他又帮助禹治水成功,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禹选定皋陶为他的继承人,授给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可惜皋陶病逝在禹之前,皋陶死后,葬在六地,即今天的安徽六安境内,在六安东十里头至今有座皋陶墓。同时,禹为了表达对皋陶辅政的感激,就把今六安市一带封给皋陶子孙,故六安有“皋城”之称,“六安”作为地名,要开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
六安的“六(lù)”的读音有着2100多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六安的“六”字读“lù”,并非方言,而是带有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从历史角度来讲,“六”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史记夏本记》记载,帝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这便是古六国的雏形。这里的“六”,不是数字上的6,而是指“六”这个地方,
“六”在古汉语中,通假“陆”字,原意为“四周略高的陆地”,这也符合古六国的丘陵地貌特征,这个读音在《康熙字典》已有注释。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而设六安国,这里的“六地”,也是指“六(lù)”这个地方,而不是指“6个地方”,因此,按照“据义定音”的原则,六安的“六”应当读“lù”音,
所以总被大家读错也情有可原,说实话,小编在未了解这段历史之前,也总容易读错,在我们这里,还是有很多人容易读错自己家乡的名字,这俨然已成了一种习惯。“六地平安,八方来财”,这就是我家乡地名的来历,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讲解,了解这段历史并记住我的家乡“六安”,这是个特别美的地方,有山有水有好茶,有风景名胜,有美味佳肴,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等着大家,欢迎来这里做客,
2、厦门有哪些有趣的村名、街道名和地名?
暗迷巷:在开元区开元路至大井脚巷,该巷以前多设卖粥摊点,故名。粥方言叫“暗迷”,本部巷:在思明区桥亭街至马箭巷。该巷31号为郑成功部将洪旭故居,洪的兵部衙门称本部堂,故以本部为巷名,前圆宫为其路段旧时俗称。八卦埕:在开元区道平路至九条巷,由八卦池填成,故名。铳局巷:在思明区待教巷至南义和街,
据说,郑成功曾设铳药局于此,故名。旧称钓仔巷,菜妈街:在开元区故宫路至幸福路,有说早年该地老妇信佛吃菜(素),因名,出米岩:在开元区公园南路至公园西路。原称北门内,后有同安业巫者,将老家出米岩保生大帝移入该处土地祠,以招揽信众,久之,遂称出米岩,陈祠堂为其路段旧时俗称,打索埕巷:在开元区后海巷至福茂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