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之一,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重阳节又是丰收的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之余认为这是祖先和上天的保佑,所以人们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定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四个节中,从我记事起,我亲身感受过父亲在堂屋(厅堂),神龛前供奉祖先。
1、九月九重阳节,为什么有的地方像清明节一样要去祭祖?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之一。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四个节中,从我记事起,我亲身感受过父亲在堂屋(厅堂),神龛前供奉祖先,其中春节除夕吃年饭祭祖外,除夕夜零时过后还要去土地庙出巡;清明节还要上坟。现实生活中,前些年重阳在家供奉祖先的情况被淡化,而有人又在七月十五也烧纸给先人,是错误的,
七月十五可在外烧纸给孤魂野鬼,如:淹死鬼,吊死鬼,车祸和其它非正常死亡的亡者。值得申明的是,这里讲的是民俗,请不要迷信,我赞成祭祖,尊敬敬重先人,但不可无序,随意,乱来。在四个祭祖节日中,春节祭祖是最隆重的,无论从菜的丰盛,还是烧纸的量上,以及仪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在正月十五又接继一次,统称春祭,
2、重阳节为什么又叫敬老节?
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天地分阴阳,地阴天阳,人也分阴阳,死阴生阳,什么都可分阴阳,阴阳早成了哲学概念,一分为二,就是阴阳二面。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小之南为阴;数之奇为阳,数之偶为阳,一,三,五,七,九单奇是阳,九是奇阳最大,重九是大中再大,对于人,对于年岁寿数,自有长寿之意。
九九在深秋,春生夏长,秋熟冬藏,定九九重阳节作为敬老节,其意就在此,人生生老总有过程,为人当有爱有孝,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家有一老是一宝,有的人视老为无用垃圾而弃之不管,不知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人是相互的,人当学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视老为宝为对,今天就是九月九重阳敬老节,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敬老传统,现时又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特多,人都长寿了,借重阳敬老,国庆最后一天假期,好好孝敬长辈,孝敬已年迈的父母吧,多陪伴一下也好。
3、重阳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九九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对重阳节有深刻认识的是小学时期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课文之后,通过这些诗词,了解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这天就有了登高、戴茱萸等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有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可以了解到古人在重阳这天还有赏菊、饮酒等习惯。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菊花盛行开的时期,所以赏菊也成了这个节日的活动之一。重阳节又是丰收的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之余认为这是祖先和上天的保佑,所以人们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定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所以称九月九日为重阳,是由于九属于阳数,又是双九,所以称为重阳,九九有长长九九的意思,九又是单数中最大数,发展到现在尊老爱幼的传统中华人民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