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行中以“金”为首,“土”为末。以地支论,寅卯木,已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以地支五行属性也是土,这种方法,是比照“岁星纪年”法创立的,“十二地支”,是古人用于地上“分野”的,古人空间上确定“四方”,是根据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确定的;“四时”,也是根据北斗的变换确定的。
1、为什么五行中以“金”为首,“土”为末?
为什么五行中以“金”为首,“土”为末?《灵枢经》上说“太一者,水之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由此可见,水在五行中居首,火居二,木居三,金居四,土居五。春季属木,属东方,干支甲乙寅卯属木,地支寅卯辰分别代表农历一月、二月、三月(命书有木旺香火旺之说,中国和印度都属东方,所以人口众多,另外命中木多的人,需要金来克木,就像用剪刀来修剪树枝那样,使木越长越成材,命书叫“金木隔断”,木无金,终不成器。
是说木多,如果命中没有金刀铁斧锯,就成不了有用之人);夏季属火,属南方,干支丙丁巳午属火,地支巳午未分别代表农历四月、五月、六月(命书有火多的人需要水来降火,以成水火溉济之象而利命);秋季属金,属西方,干支庚辛申酉属金,地支申酉戌分别代表农历七月、八月、九月(命书有金多的人需要火来炼,才能成器材,否则就是顽金,废铁一块,一生无所作为);冬天属水,属北方,干支壬癸亥子属水,地支亥子丑分别代表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命书有水多的人需要土来围堤作坝,以成水库而利万物,
否则水多无土的人,一生漂流不止)。十天干中的五阴干癸属水,乙属木,丁属火,己属土,辛属金;中医将其引用应对到人体中就是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并根据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来治病救人!养生长寿秘诀其实很简单:只要您善于运用十天干中的五阴干来应对人体五脏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您就能长寿!,
2、2022年是水虎年又称虎百年,为什么是虎百年呢?
按照天干地支法来计算,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壬寅为天干地支之一,顺序为第三十九。天干之壬属阳之水,地支之寅属阳之木,壬寅是水木相生,因壬对应五行为水,寅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虎故,壬寅年又称为水虎年。所谓虎百年就是100年才能遇上一回的说法,事实上水虎年并不是百年难遇的,上一个水虎年是在1962年,60年为一个轮回。
2022年是水木相生,受星象的影响,五行属性变成了双向增益,两者结合会给自身产生非常好的帮助,从《地母经》的诗和卜算记载来看,明年是一个总体大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份,不过养殖业需要格外注意一些。水在命理中又代表着智慧、理智、聪颖,五行属水之人大多头脑机智,才思敏捷,善于独立思考,在风水学中,水又有财富之意加上虎又为百兽之王,是天生的领导者。
3、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为什么子月是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呢?
这件事,简单地说——第一,“十二地支”,被古人与天上的“十二次”相对应了,第二,古人,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确定“四时”和“月份”。第三,如果把“农历”春天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那就恰好北斗斗柄指向“十二辰”的“寅”辰了,一古人,把太阳一升一落称为“日”,甲骨文的“日”,就是太阳的象形。古人,又把月亮一朔一望称为“月”,甲骨文的“月”,是月亮的象形,
殷商之人,用“年”或“岁”表示“一年”的时间。但甲骨文的“年”和“岁”,与天文和日月星辰无关,“年”,象人负禾之形;“岁”,象农具之形——可知,那时人们的“年”或“岁”,是从农业生产周期转借而来。说是“转借而来”,因为至少比成汤建商还早3000年以上的时候,也就是距今6500年以前,中国先民已经基本掌握了太阳视运动周期的规律,
那个时候,人们已懂得“立表测影”,已可准确测量“子午线”。也就是说,在大约距今6500年前,中国的古人已经有了“太阳回归年”的概念,二虽然以“太阳回归”为“年”,但“纪年”是个难题,古人还是从更便于观测的夜间“星辰”入手——即“恒星周期”,于是,“木星”被发现了——“木星”从某颗恒星出发,十二年之后,它又会回到这颗恒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