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接五路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
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农村大年初四都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
农村有一句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拜姑娘,这里讲的是一个拜年顺序的习俗。明天就是大年初四了,那么你们知道初四又有什么习俗讲究吗?今天我们就来唠叨唠叨。羊日传说上古时期女娲娘娘创世时在这一天捏出了羊,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称为“羊日”。迎灶神农村里说正月初四这天灶神要做户口普查,厘清人间户口。所以这一天人们都会焚香点烛,供上果品,三牲,待在家里恭迎灶神爷视察工作。
吃折箩农村人大都勤俭,尤其是在缺衣少食的古代。但是一年之节莫过于春,为了春节都会准备很丰盛的食物。可是一下子没吃完怎么办?古时候又没有冰箱,不能放置太久,扔了就更舍不得。所以到了初四这天就会把前两天的剩菜炒到一起,做成大杂烩,称之为“吃折箩”。寓意来年吃喝不愁,本质上则是中国农民勤俭持家,不愿浪费的好品质。
扔穷大家都知道了农村旧俗初一初二不做家务不倒垃圾,意为守财。初四这一天则要打扫家庭卫生,扫地扔垃圾。这里也有个说法,我们称之为“扔穷”。接五路财神农村俗传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为接利市,所以人们会在初四抢先接财神,并称之为“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农村老人说以前商家春节假期结束后,都是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归家,然后初五开业,图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