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妇孺皆知的一句古诗,很明了的告诉大家,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当然了,还有赏菊、祭祖等等,重阳节又是丰收的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之余认为这是祖先和上天的保佑,所以人们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定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1、重阳节为什么又叫敬老节?
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天地分阴阳,地阴天阳,人也分阴阳,死阴生阳,什么都可分阴阳,阴阳早成了哲学概念,一分为二,就是阴阳二面。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小之南为阴;数之奇为阳,数之偶为阳,一,三,五,七,九单奇是阳,九是奇阳最大,重九是大中再大,对于人,对于年岁寿数,自有长寿之意。
九九在深秋,春生夏长,秋熟冬藏,定九九重阳节作为敬老节,其意就在此,人生生老总有过程,为人当有爱有孝,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家有一老是一宝,有的人视老为无用垃圾而弃之不管,不知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人是相互的,人当学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视老为宝为对,今天就是九月九重阳敬老节,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敬老传统,现时又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特多,人都长寿了,借重阳敬老,国庆最后一天假期,好好孝敬长辈,孝敬已年迈的父母吧,多陪伴一下也好。
2、重阳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九九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对重阳节有深刻认识的是小学时期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课文之后,通过这些诗词,了解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这天就有了登高、戴茱萸等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还有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可以了解到古人在重阳这天还有赏菊、饮酒等习惯。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菊花盛行开的时期,所以赏菊也成了这个节日的活动之一。重阳节又是丰收的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之余认为这是祖先和上天的保佑,所以人们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定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所以称九月九日为重阳,是由于九属于阳数,又是双九,所以称为重阳。九九有长长九九的意思,九又是单数中最大数,发展到现在尊老爱幼的传统中华人民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
3、重阳节和九有什么关系?
我先最简单直观的给您解释,您自然就明白了。风水学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这个想必好多人都听说过,数字九又是奇数里最大的,说白了就是顶天的,皇帝叫九五之尊也是这么来的,故宫大门上门钉的数量也有这方面的考究,九月九日呢,刚好是两个最大的阳数,所以叫“重阳”,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可见我国对于“阳”的热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妇孺皆知的一句古诗,很明了的告诉大家,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当然了,还有赏菊、祭祖等等,传承至今呢,又多了爱老敬老的内涵,前几年,我国正式定重阳节为敬老节,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发扬。为什么呢,因为还是九这个数字为阳数最大,重阳有九九归真、老阳、极阳之意,自然就有长寿之意,当然也有“久久”谐音的意思,长久,又加上为关爱老人,宣传孝道,故定为敬老节,
当然了,习俗也是有传说的,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地区有个瘟魔,它一出来,就会有人病倒,甚至丧命。当地有个叫恒景的,瘟神夺走了他双亲的性命,自己也差点玩完,他是个有志气的孩子,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啊,就出走学本领去了,当然是特别艰苦坎坷了,我就不刻画了,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除瘟神之术,回到故里,恰巧瘟神又来了,恒景爬上山,待着茱萸叶,菊花酒,找到了瘟神,宝剑一挥,就把瘟神弄死了,自此重阳节就发扬光大了,插茱萸辟邪啥的习俗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