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姓望族出于平阳,在山西临汾县两南。山西省晋姓按姓氏人口统计,居全省118位,大都在山西屯留县居住,即墨白、梅、安、梁四姓氏因护驾有功,勤劳勇敢、忠厚传家,得以在即墨大地安身立命,世代传承,青岛即墨区曾是一片古老的大地,据考古发现,大约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属莱夷地,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
1、青岛即墨有“安”姓族人吗?分布在哪里?安,白,梅,梁姓世族的起源在哪里里?
青岛即墨区曾是一片古老的大地,据考古发现,大约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属莱夷地,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也是海防重地,历史沉浮,大漠风烟。高原壮士,九死一生,即墨白、梅、安、梁四姓氏因护驾有功,勤劳勇敢、忠厚传家,得以在即墨大地安身立命,世代传承。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北方各部东起辽宁西到大同向明朝进攻,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战”,起因是瓦剌国也先部每年到明朝廷来进贡,公元1449年的这次进贡规模最大,贡品也是最多,带领2000人马但号称3000人马(虚报是为了多得赏赐),礼部司监王振在清点人数时发现也先虚报1000人,因此王振向英宗奏本也先虚报事宜,英宗不满,也先带来的各种请示问题只回复了五分之一,瓦剌部首领也先回去后很是恼火,因此率部起兵犯明,
明英宗因听信王振的建议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到了山西大同土木堡遭到围攻,英宗被俘。英宗被俘后被也先部控制了一年的时间,后也先与明王朝修好,次年8月漠北派遣头目70人,军士500人护送明英宗回京,英宗复位后,改年号为天顺,为了表彰夺门迎复之功,大封群臣,其中就包括范围封赏那些护送英宗回京的大漠壮士,受封到即墨鳌山卫任职的是蒙古族铁木儿四兄弟,
皇帝赐姓脱脱铁木儿为白姓,答失帖木儿姓梅,哈拉铁木儿姓安,伯哥铁木儿姓梁。官阶正三品和从五品之间不等,天顺2年四人来到鳌山卫任职。起初四家居于鳌山卫南之马山前村,跨越560年目前传至23代,后族人繁衍日盛,迁居各地,其中,梅姓氏族迁至今即墨区温泉街道梅家庄村;白姓氏族迁于温泉街道中黄埠村河东山沟村以及莱阳之南中水;梁姓氏族则分别迁于温泉街道何家庄村和龙泉街道的梁家屯村,以及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梁家村等地;安姓的十世祖安才富则迁居到今胶州市墨河西岸杨采屯(今安家屯),此后,族人相继迁于胶州城西南关,赵家庄,辛家庄等地。
白梅安梁四姓氏为使后世子孙知其祖先源流,于清雍正八年合修族谱,名为《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宣统二年续修,民国25年再修,近年是2009年第5次修谱,其中即墨南泉安姓氏族经历了500多年历次修谱始终游离于谱书之外,英宗赐姓白梅安梁是有特殊意义的,姓系厚望,贯穿四个字,礼、义、廉、耻。四姓氏始祖坟茔有两个坟墓,其中一个是白、梅、安三兄弟合葬墓,另外一个是梁姓始祖的坟墓,属于后迁移过来的,
2、中国最少见的姓氏,晋,都分布在什么地方有族谱吗?
晋源出于姬姓,晋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汉族贵族姓氏,是我国大周王朝晋侯的嫡系后裔子孙。据记载,上古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父亲封为首领,他将所统地名改为晋,建立了晋囯,在现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山西省晋姓按姓氏人口统计,居全省118位,大都在山西屯留县居住,晋姓望族出于平阳,在山西临汾县两南。2016年人口普查,晋姓后人己达50万人。